第12版:文娱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用新形式演绎劳模精神
蚁人2:黄蜂女现身
《大师兄》
香约“七夕”
王凯用行动 关注健康
副中心举办鹊桥会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8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新形式演绎劳模精神
——访话剧《开往远方的地铁》导演孙家一
 

由劳动午报出品的先锋话剧《开往远方的地铁》于8月16日、8月17日率先在东四隆福剧场开演,剧中以地铁劳模的儿子作为主角,探讨新时代下的劳模精神,首场演出,剧场座无虚席,欢笑声不断,演员精湛的表演赢得了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开往远方的地铁》里面讲了哪些故事?有哪些先锋尝试?背后排演时都有哪些曲折?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开往远方的地铁》的导演孙家一。

记者:是怎样想到以“地铁”为场景来进行话剧的构建?

孙家一:地铁近些年来是都市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在普通人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以“地铁”为场景来进行剧本的架设,通过呈现地铁中的普通人的酸甜苦辣,围绕困惑或激情,平凡与不凡,在地铁车轮的铿锵交响中,碰撞出越发深沉的人生真谛,是非常能引起广大观众共鸣的。

记者:《开往远方的地铁》以地铁劳模的儿子为主角展开,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孙家一:21岁的路平,是劳模路实地的儿子,路实地驾驶着地铁每年奔波。然而他却始终没有出过二环,因为他驾驶的是二号线。路平认为父亲这样的人生实在太平凡,太普通了。爱弹吉他唱歌的他决定要拥有不平凡的人生,他边走边唱,走向远方,追求音乐梦想。配角是同样21岁的元方,同样追求梦想,渴望成为著名诗人。在无法迅速成名后,决定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此外还有保险销售员曹海滨,互联网编辑徐策,一身贵气入时打扮、实为医院清洁工的时尚女孩蒋文娟,表面是文质彬彬的美容设计师、实为破获倒卖动物皮毛案件的警察大牛,拳头比斗大的健身女教练崔殷实,梦想做演员却在地铁里做微商的黄大明,地铁乘警狄大姐等。

他们在“地铁”这个空间相遇,围绕一箱子来历不明的“动物皮毛”,并寻找倒卖动物皮毛犯罪嫌疑人,而展开了一段啼笑皆非的诙谐、幽默故事。在故事中展现了人生百态、美丽丑恶,并探讨了平凡的价值、存在的意义。而在经过这一切后,主角路平慢慢理解了父亲平凡工作的不平凡之处,最终决定做一名地铁工作人员,在平凡岗位上去创造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记者:说说剧本的筹备情况,演员表演还有剧本里职业设置方面的内容吧!

孙家一:剧本从去年11月份开始筹备,前后经过了半年多的不断完善,在演员们的排演中最终成稿。话剧实操排练了20次,每次10个小时。选取的演员,有专业院校刚毕业的学生,有进修的求学者,还有一些专业演员。他们有专业表演经验,但是跟角色的磨合还是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在排演中,演员们也贡献了很多精彩的台词并融入一些年轻人的喜好,通过排演,剧本也在不断完善。我们在剧中设置了保险员、记者、保洁员、健身教练等6个职业,这些都是比较基层的一些职业,观众平时都会接触到,所以讲起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梦想、困惑、辛苦、艰辛,观众会有熟悉感。

记者:您觉得《开往远方的地铁》的先锋性尝试体现在哪里?

孙家一:由劳动午报出品的这部话剧,最开始的初衷,就是要把“劳模精神”传承下去,要传承下去,就一定要演给年轻人看,让年轻人爱看,那么形式就非常重要。如果像原来树劳模典型的方式,可能过于宣教式,年轻人不太能够接受;但是太通俗,对“劳模精神”也不够严肃,所以我们在寻找一种平衡,在平衡中寻找新的讲述“劳模精神”的方式。

比如我们的话剧里,以劳模的儿子路平为主角切入,路平很有梦想,而他的父亲,我们做了一个概念化的处理,就是自始至终没有出现,成为“劳模精神”一种指向性存在。而路平又爱好弹吉他唱歌,对于主角的处理更贴近年轻人的状态,以年轻人为第一视角,让观众的代入感更强,包括情节的处理,节奏的掌握,段子内容的融入,也都更考虑年轻人的倾向和喜好。

而“路平”和“元方”,我们在设置的时候,也考虑可以塑造成一个人物的两面,当然,也可单出来,作为另一个角色,最终我们综合了这两方面考虑,让路平和元方在地铁里行走,由此和保险推销员、媒体人、保洁员、健身教练等相遇,让他们在时下热点的工作、生活话题碰撞中探索平凡、思考意义。而且里面还融入诸如“杀人游戏”等年轻人有代入感的内容。通过形式的创新,借助舞台的形式,更好地传承“劳模精神”。

□本报记者 余翠平/文 彭程/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