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场“感恩”的播种
温润的画幅
■征稿启事
户口的变迁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8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场“感恩”的播种

 

“姐,我被心仪的河北医科大学录取了!” 那天下午,我的电脑微信上突然弹出这条消息,我下意识地看了下对话框的左上角,原来是公司在张北县扶贫时受到资助那位名叫宋智娇的高考毕业生发来的。“你们给我的助学金正好能解决我的学费问题,非常感谢。”

与她结缘是在今年6月高考分数下来后,我们中建一局去张北县第一中学开展捐资助学暨“悦读慧”校企共读活动。该校40余名学生和家长参与了活动,这其中就有宋智娇和她的母亲。起初我觉得宋智娇并不起眼,张北县特有的强烈紫外线让这个姑娘皮肤粗糙偏黑,高高的个子显得很壮实,一看就是一位朴实的农村姑娘。她的母亲虽然拥有同样朴实的面庞,但因为是众多家长中唯一一位拄着拐杖的人,而显得格外引人注意。

后来在与校主任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宋智娇是张北县三号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孩子,高考成绩617分,她的愿望是能考上医科大学成为一名临床医生。我加了宋智娇的微信,对她进行了后续“采访”。她母亲患有小儿麻痹症,一直体弱多病,她还有个读大学的哥哥,家里所有的收入全部来自父亲在村里开的小卖部。对于报考医科大学的执着,源于她小时候母亲突然摔倒,伤情很严重,她在送母亲去医院的路上,看着母亲严重的伤势和痛苦的表情,再联想到对于母亲这么多年所受的病痛折磨却帮不上任何忙,她感到十分内疚,并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做一名医生。高考填志愿时,很多人劝她别报考医学,学医累、赚钱慢,不合适,但她为了能够帮助妈妈治病,也为了帮助村里没钱治病的乡亲们,她义无反顾。

令我意外的是她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主动跟我“报喜”,聊天最后,她对公司的资助又再次道谢,说上大学后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让我们失望。我想这次捐资助学也许就在这位姑娘心中埋下了“感恩”的种子,以后她会带着这颗种子播撒给更多需要她帮助的人。

公司开展过很多社会公益活动,其中,致力于关爱农民工留守儿童的“亲情呼唤安康”活动,每年暑假会接部分留守儿童来到工地和父母团聚,让他们体验父母工作,感受父母的艰辛;带他们游览当地的景点,放松心情、开拓眼界;该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九年,因此受益的农民工留守儿童达500人,这里又有多少个类似于宋智娇这样“感恩”的种子在悄悄萌芽呢?

扶贫有时像是一场播种,在贫瘠的地方和落寞的心灵里播撒着“感恩”的种子,也许经过十年、二十年的悄然生长后,会有“明年春色倍还人”的惊喜。

□王云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