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廷富
1978年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曾任北京邮政科学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
在上世纪60年代,邮电局用上了能自动称重、计费的设备——“自动收寄包裹机”、能计算资费和打印单据的“电报计费开据机”;上世纪70年代,挂号信贴上了条形码签,实现了挂号函件条码扫描登单,无需再手工登记……这些邮政部门自动化的进步与一位老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就是周廷富。他1978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1979年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1991年获得全国邮电系统特等劳模称号。多年来他主持或参与研究的科技成果中,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两项、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1936年出生的周廷富精神矍铄,虽已年过八十,但是记忆力很好,对当年的事情还能娓娓道来。
1953年,曾经在电器行学过徒的周廷富进入了邮政局工作。在1960年的群众性技术革新中,他最先做的小创新是一个叫“趟车报时器”的小物件。“趟车是到邮局支局送取邮件的交通工具。趟车来前,邮政支局要把将要发走邮件准备好,车一到就能装车发运。为了提醒有关人员趟车的到来,他把结婚时买的闹钟给拆了,连接上电路搞成一个“趟车报时器”。它可以设定趟车到来的时间,趟车到来前,报时器能发出音响,提醒相关人员做好准备。”
1966年,北京邮政机械厂成立了研究“包裹收寄机”项目的技术革新小组,在技术革新方面有点名气的周廷富进入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队伍。“邮政局有几个主要业务:信函、包裹、汇款。其中收寄包裹是个较复杂的业务,要称重,计算资费,填写包裹单据等。如果能用机器自动完成计价和单据打印等工作,效率就能极大地提高了。”一开始,周廷富负责自动打印部分。在1966年,计算机还是晶体管时代,尚未走入普通单位和寻常老百姓家中。周廷富回忆,当时邮局有一台瑞士进口的邮资机,可以输入单价,打印出带有资费的单据。他将这台邮资机解剖,参考这台机器的内部结构,制作出可与称重、计费相连接的打印机,它由各种齿轮、金属件和控制电路组成。
随着技术研发的推进,周廷富承担起包裹机项目的整体研发工作。1968年,项目组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能够自动称重、计费、打印收据的“自动包裹收寄机”,填补了我国邮政营业工种机械设备的一项空白。周老先生用手比量着介绍,“我记得,第一台包裹机,体积很大,就像个立式文件柜大小。我们之后还进行了升级改进,第二代包裹机只有床头柜那么大了。”包裹机最先投放到王府井附近的八面槽邮局使用,后来批量生产后推广到全市邮局使用,之后又被外地邮局购买走向全国,“为此,我当时任职的单位——邮政机械厂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车间生产包裹收寄机。”周廷富说。
1978年,周廷富参与研发的两个机器——包裹收寄机和电报开据机参加了全国科技大会,这两个项目均获得全国科技大会的技进步奖。
1979年,周廷富调到北京市邮政局科技处工作,任主任工程师。不久,条形码走进了周廷富的生活。“以前挂号信需要手动登记清单。邮寄一封挂号信,需要经过很多个邮政部门和环节,每到一个地方就要进行清点登记。每个挂号邮件都登记挂号号码和收寄局名,一个是代表这封邮件的号码,一个是代表邮件收件邮局的代码。”在网络不普及的70年代,信函是公众相互联络的主要方式,每一封挂号信都要登记,是极大的工作量。
邮政系统在1985年引进了世界先进水平的挂号信函自动登单机系统。“这是一套系统设备,由一台主机八台子机组成,能读条形码和打印清单。机器是从日本进口的。”进口条形码费用很高,而且需求量大且长期使用,所以自主研发印刷条形码的印刷是必须的。周廷富说,那时候,印刷厂主要还是铅字印刷,还无法印刷连续变化的条形码签。这项任务又落在周廷富的肩上。周廷富跑了京城几十家单位,在北京印刷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的帮助下,多方协调,终于印出我国自己的条形码签。但这时印制的条形码签,只能应用于大宗信函,随着激光打印机出现和计算机的应用,条形码签印刷技术也在不断提高,逐渐推广到普通挂号信,形成了年印百万套条形码规模。
1992年之后,受单位委托,周廷富又到深圳组建一家条形码公司,业务是印刷条形码签供应全国邮政系统使用。周廷富退休后又被返聘,2002年才正式退休回京生活。周老先生退休后还自主创业成立了一家科技公司,自主研发和生产过标签彩色印刷机,直到75岁时才正式离开工作岗位。
□本报记者 李婧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