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印记·劳模人物
永远创新 永不止步
改革开放第一代劳模寻访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8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远创新 永不止步

 

杨嗣信

1978年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原北京建工局局长

62岁时,他受命担任北京西客站工程建设总指挥部总工程师,首次应用1800吨钢桁架整体提升的新工艺。71岁时,他是首都博物馆新建工程业主委员会总工程师,该工程先后获得“鲁班奖”“詹天佑奖”等奖项。75岁时,他成为“奥运工程总指挥部08办”领衔专家,主持参与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的重大技术攻关。如今已经88岁的他,依然坚持每天上下班,风雨无阻。

改革开放以来,他主持参与了多项工程建设,并成为北京市地标性建筑,见证了北京四十年来的蓬勃发展。他就是1978年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1995年全国劳模、原北京建工局(现北京建工集团)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嗣信。

退休,不退岗!

北京,海淀,中关村大厦。

在北京双圆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一间办公室,记者见到了杨嗣信。眼前这位清瘦的老人有着坚定的眼神,铿锵有力的声音,讲起话来如凌风一般,潇洒干脆,让人很难想到他已经88岁了。

早上8∶30,杨嗣信会准时来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作为北京双圆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专家,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参与一些建筑工程的标准审查以及每周一次的专家会。

书桌两旁摆着厚厚的建筑施工书籍和资料。工作不忙的时候,他便埋首于这些新的工程技术与建设项目中,随时汲取“营养”。

“学习很重要!以前我都是到工地上边实践边学习,现在年纪大了,到不了一线,我就在这里学习,写写东西。”杨嗣信指了指桌子上的一摞书,“这些都是我近年来主编或者参与编写的。这本是去年新出版的,100多万字,我任主编,里面每一篇稿子都是我过目修改过的。从头看到尾,不敢懈怠。”话语间,透着一股子扎实严谨的态度。

1997年,67岁的杨嗣信正式办理退休手续。由于经验丰富,加之个人意愿,退休后的杨嗣信并没有离开工作岗位,而是被安排到当时北京建工集团(前身为北京市建工局)所属的“双圆咨询监理公司”担任专家顾问,并先后参加了几个万平方米级的大工程,任项目技术总顾问。

首都博物馆新建工程、国家大剧院工程、中国国家博物馆改造、奥运工程等,都是杨嗣信退休后参与建设的。用他自己的话说:“退休后似乎更忙了。我这个人有一个毛病,就是特别喜欢工作,你不叫我工作了,我就活不了了。”

事实驳倒“洋”专家!

1952年,上海之江大学(现同济大学)毕业的杨嗣信被分配到一机部基本建设局施工技术室,开始了“北漂”生涯。来北京的第二天,他便走遍了北京城。“那时候的北京远不及上海繁华,一圈走下来,只看到两三幢八层以上的建筑。”杨嗣信回忆道。当时,他就立下誓愿,要把北京建设成国际一流的繁华大都市。

在杨嗣信看来,北京市容市貌真正发生巨大变化,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放眼全北京只有十来台塔吊。而改革开放后不久,北京长城饭店、长富宫饭店等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杨嗣信告诉记者。

长城饭店是改革开放后北京市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豪华型旅游饭店,也是由美国人设计、用美国标准的第一个大工程,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1979年冬天,六建承接了长城饭店的施工任务。那时候的杨嗣信已经是六建的副总工程师。“美国的标准和我国的标准不同,所以我们在施工的时候不能直接按照美国的设计图纸来做。”杨嗣信说。为了保证美方设计所要求的质量,同时又为我国节约资金,杨嗣信和工作人员经常要通过认真调查、反复试验,掌握充分证据,与美国工程师协商、辩论。在混凝土材料的使用上,双方便发生了分歧。我国确定混凝土标号的试块标准是立方体,与美国的圆柱体不同。按照美国标准的300号,其强度只相当于我国标准的200多号。杨嗣信据理力争,多次交涉,甚至将图纸、数据、说明书等电传到美国,使美方最终同意适当降低标号,为国家节约了数百吨水泥。

“他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我们要虚心学习和借鉴,但是也不要盲目,我们有他们没有的优势。那就是有坚强的领导,有以主人翁态度对待工作的职工。”工程结束后,杨嗣信总结道。

公认的“托塔天王”!

身材瘦小的杨嗣信,却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托塔天王”。这要从建设北京亚运会的献礼工程中央电视塔说起。

1988年,58岁的杨嗣信卸任北京建工局局长职务,改任局总工程师,同年被任命为中央电视塔施工技术领导小组组长,负责该项目的技术工作。

中央电视塔是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的建筑,承载着多项综合功能,质量要求高、施工技术复杂、工期又紧,可以说难度和风险非常大。

就在杨嗣信接下任务的前几天,施工现场出了一次大事故。“一位在下面操作的工人,被上面掉下来的电动葫芦砸死了。”为了确保接下来的施工安全,杨嗣信不顾个人安危,独自跑到事故现场,踩着内脚手架一直往上爬。一边爬一边问候坚守岗位的职工,征求意见,查看施工设施,尤其是注意检查内脚手架和垂直运输工具……

时间进入1990年,亚运会即将召开,中央电视塔也马上就要竣工。可杨嗣信却遇到了十分棘手的问题:那个随着中央电视塔主体结构升到322米高空的巨大塔式起重机如何卸下来?“这是国内没有先例的技术难题。一家美国公司提出到现场指导,但居然要价140万美元。”杨嗣信皱了皱眉头,“后来,我们决定自力更生!”

杨嗣信主持技术研究领导小组和多位专家反复研讨,最终确定采用斜缆索降落塔臂的施工方案,而塔身则从电视塔筒体内部下落拆除,由广电部天线施工队负责实施。1990年8月17日上午,在广播电视部天线施工队的精心操作下,塔臂顺着钢索平稳下落。这项工程,共确立了9项科研课题,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受到首都各界关注。杨嗣信也因此被媒体誉为“托塔天王”。

1978年3月,杨嗣信参加了全国科技大会,被授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这次大会上,最让他感到兴奋的是亲耳聆听了邓小平同志在开幕式上的讲话,让他更加坚定了技术革新与科研的信心。

在杨嗣信超过66年工作生涯中,创新的项目已经数不清了。他办公室的两个玻璃书柜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红色的证书,还有一些被收藏在看不见的角落里。直到现在,杨嗣信依然在进行“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技术”研究,以取消后浇带施工技术,创新施工方法。

在杨嗣信看来,劳模必须要永远具有创新精神。“一个劳模不创新的话,不能叫劳模。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也必须具备技术创新的本领,否则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科技人员。”

□本报记者 金海鸥 文/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