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中轴线的最南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单体航站楼——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工程已现雏形,如同一只展翅凤凰,与天安门、钟鼓楼、鸟巢遥相呼应。这只“凤凰”的翅膀就是新机场的五个指廊。指廊区屋盖为不规则自由曲面,造型独特,节点连接复杂,登机口首次采用双层设计,乘客同时可以上下,为全球首创,总长度达1829米。
北京建工机械公司副总经理、新机场项目部经理胡鸿志率领建设团队,承担了5个指廊的基础施工、3个指廊的钢结构施工。两年多来,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创造出一系列骄人的劳动成果。胡鸿志常说:“建筑人就要用工程说话,用实践给后人留下启示。”
高效管理助力“凤凰”展翅
47岁的胡鸿志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重点、奥运重点及配套工程,是国内有名的钢结构专家、教授级高工,从1994年大学毕业以来一直坚持在施工一线,带领胡鸿志青年突击队在项目上摸爬滚打,项目屡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钢结构金奖、北京市建筑工程长城杯、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他个人也被授予“全国优秀项目经理”“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2016年,北京新机场这项世所瞩目的国家级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北京建工机械公司按北京建工集团要求,对项目采取高配措施,由公司副总经理胡鸿志挂帅,调动公司总部一半的管理人员及其他四个项目部的工程技术骨干,组成了公司最大的项目部。
2016年3月,项目部一进场就面临着多项难关:指廊工程不仅涉及到民用建筑的一些规范,还涉及到铁路系统、民航系统等规范。施工周边可以利用的设备设施少,临时水、电、物料运输均需要多方调配。为了尽快满足施工需求,胡鸿志冬天顶着七级大风现场检查;夏季每天坚持转两次从未间断,要知道航站楼5个指廊转一圈得2个小时。
施工过程中,胡鸿志按流水段或区域划分了施工区,设立区长,配备相应安全、技术、质量管理人员,通过抓工作细节落实岗位责任,技术交底要到班组,安全交底要到工序,质量控制要把握每个作业环节。胡鸿志还建立了每晚工作例会制度,把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在施工现场。最终,基础工程的170万立方米的土方作业及几千根打桩工程,全部提前完工。其中,1类桩比例达到98%以上,施工质量在全国属于领先水平。
面对高要求交出创纪录的答案
此次新机场项目,五个指廊的建筑面积达到32万平方米,在新机场工程中分布区域最为广阔。同时,在设计方面,将实现世界首次高铁下穿,指廊下方施工过程中需要为其在地下预留一个20米深的基坑……如此高难度的施工要求,工期又非常紧张,作为国内钢结构施工领先企业的北京建工机械公司也是第一次遇到。
中南指廊A区钢屋盖是航站楼中整体提升面积最大的一个分区,一次提升面积10500平方米,提升总重量约1000吨,杆件数4558根,焊接球982个,提升高度5米。胡鸿志成立了提升领导小组,采用全国首创的地面拼装、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的工艺,布置17个提升监测点,对网架挠度、位移、空中姿态进行全程监控。最终,钢屋盖顺利完成提升,提升精度被控制在1毫米以内。
2017年6月,工程提前一个月合龙完成。同年8月,北京新机场召开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观摩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钢结构施工专家给予高度评价。2018年4月,北京新机场主航站楼工程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
这不是胡鸿志第一次面对业内最高施工难度的挑战,北京植物园——国内第一个曲面钢结构工程;北京电视中心——特大型深基坑及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国家会议中心——成功提升了国际上最长的200米钢桁架;首都机场A380维修机库——世界最大的钢屋盖,以及国内80%的机库钢结构工程……24年来,胡鸿志用一个个地标性工程,一次次交出创纪录的答案,引领着行业发展潮流。
造就钢结构的“黄埔军校”
1971年出生的胡鸿志,籍贯内蒙古集宁。也许是由于父亲是老师的缘故,兄妹三人都考上了大学,这在当地是很少见的。大学期间,胡鸿志主修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1994年由于成绩出色,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北京。
彼时,北京建工机械公司有“上天”“入地”两大主业,所谓“上天”即是指钢结构工程,所谓“入地”指的是系统集成、土方施工等基础工程。胡鸿志从技术员开始,先用三年时间将基础工程几乎所有岗位工种实践了一遍,而后又开始专攻钢结构工程。
“很苦”是胡鸿志对年轻时工作的记忆,一同进单位的29个人,坚持到现在的只有7个人。胡鸿志清楚地记得,1999年结婚时的婚房就在如今的公司办公楼5楼,“当年我们从外地来的年轻人没有条件,多亏单位领导给想办法。”这些经历让胡鸿志始终把公司当成家,把同事当成家里人。
胡鸿志回忆,王府井新东安广场施工时,当时的总工要求他多总结、多写技术文章。于是,每天不论工作再忙,只要回到宿舍都要整理记录技术素材。这个习惯他坚持了几十年,也成就了他。现在胡鸿志也经常监督年轻人写技术文章,不许偷懒。
近几年,在北京新机场航站楼等项目上,一批年轻人经过锻炼纷纷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胡鸿志很欣慰。他还通过导师带徒、末位谈话、职称评定奖惩机制等,调动起年轻技术人员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为公司打造了人才梯队式培养模式,“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把技术工艺传承下去,打造更多领军人才。”
□本报记者 李睦/文 彭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