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证 解放初 曾见证 璧连珠;尺对尺 斤对斤 粮与布 两票分; 一宝贝 叫瞎掰 拆了合 合了拆……”大兴区礼贤镇,有个被森林环抱的美丽乡村——王庄村。这个注重人文历史传承保护的小村庄,举全村之力筹建了自己的“村史馆”,记述乡土风貌,续接耕织情缘,留住乡愁。
礼贤镇退休干部郑俊华,目前负责撰写编修礼贤镇部分村村史,耗费半年时间,十八万字的王庄村村史详细道出了王庄村的前世今生。郑俊华介绍,王庄村的人文历史藏也藏不住,从村庄布局上就能够显现。王庄村是明初移民,之后建宅立村,已有200多年历史。整个村子横竖19条街巷路,不仅以“孝”字冠名,而且其街道还自然形成了南北向的18个“王”字,王字街、孝字路,布局严谨,整齐划一,扣合村名,独一无二,形成了王庄村独特的“文化符号”。
民国年间,曾出了梨园秀士格秀海,纵横舞台德艺双馨,还带出了名冠梨园的高徒陈少舫;解放战争中,出了革命烈士赵殿臣和战斗英雄赵维新,在新村建设中,出了技高一筹名震一方的瓦木工大工匠;在从政仕途中,出了一届届勤政务实,公正清廉的支部班子和一个个优秀的处局级领导干部。
村史馆的筹建过程,郑俊华最为清楚。2017年夏初5月中旬,村两委向居住在村内外的王庄人氏,发起了老物件“义捐”倡议。在不足1周时间里,收到村民们的捐献600余件。短短的一个月时间,“村史馆”就揭牌了!
“村史馆”坐落在王庄村正街北侧的一处民房里,占地2套农家院,约700余平米。目前陈列物品达到了700余件,每一件物品都标着捐赠者的名字。
王克玲是王庄村的本村姑娘,村史馆红色墙柜上摆放的一张解放之初的结婚证就是她捐赠的。“这是我母亲和父亲当年的结婚证,被父亲视为宝贝,一直锁在柜子里,儿女们很少见到,村里倡议捐赠老物件,老父亲才舍得拿出来。”王克玲告诉记者,母亲和父亲一生恩爱,这也是父亲比较珍重这一纸婚书的原因,起初老爷子不舍得捐出去,后来觉得建村史馆是好事,村里为老百姓建了一个能回忆过去的地方,还能教育孩子,就决定捐了。
随着这张结婚证,王克玲家还捐出了一个熨衣服的“烙铁”,父亲母亲结婚时的盘子。“盘子都两半儿了,当年还找人给钜上了。”王克玲说,老两口一辈子日子过得特别仔细,要不好多东西也留不到现在,留给儿女的也是父母恩爱、勤俭持家的好家风。
走进村史馆的另一间陈列室,进屋上炕,一把木质小板凳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看介绍这可不是普通的小板凳,它的名字叫——鲁班凳。嫁到王庄村40多年的董义侠捐赠的这把鲁班凳。有意思的是,捐赠那天,这把小木凳引来众人围观,董义侠才知道它的名字。“打我进门儿就有这个玩意,而且也已经挺旧的了,一直在抽屉里放着,也没有人用过。听我公公说,是孩子太爷留下来的。”
这个被遗忘的小木凳本来被董义侠收拾破烂儿的时候扔过一次,扔了好几天她纳过闷来又给捡回来了,“我心想,这玩意儿下一辈儿的孩子们都没见过,还是捡回来留着吧。”没想到,村里建村史馆,董义侠家的这个重新捡回来的老物件找到了新的归宿,派上了新用场,成了村史馆的亮点物件,好多人都没见过,甚至村里好多老人都叫不上名字。“现在我知道了,它叫鲁班凳,老人儿们管它叫‘瞎掰’,它是一整块木头做出来的,能合能分,放平了,当枕头,支起来当板凳,古时候当木匠只有会做鲁班凳才能出徒。”
村史馆里陈列的大量农耕工具中,还有董义侠捐的镰刀、篓子,“都是干活人,这些工具都用过,现在生活好了,这些都用不上了,摆在村史馆,留给孩子们都看看,忆苦思甜,留住乡愁。” 董义侠说。
□本报记者 孙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