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20多年的周广明,于2006年转业回到家乡密云工作,如今已经离开部队12年,但他身上依然保持着军人特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身为密云区鼓楼街道党工委书记,周广明每天骑自行车上班,利用上班前的一个小时时间,在街道管辖的社区里转转,了解百姓诉求。“作为党的干部,我们的工作地点应该在社区,应该在老百姓中间。”周广明说,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条路上,唯有对党忠诚,对人民群众饱含感情,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才能无愧于党旗下庄严的宣誓。
夯实党建基础
“微心愿”服务弱势群体
据了解,鼓楼街道总面积13.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万余人,下辖30个社区,198个基层党组织。刚一上任,周广明就提出了“以党建统领为核心,城市治理为重点、为民服务为宗旨、经济发展为保障、安全稳定为底线”的发展理念。“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就要动员每一位党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周广明说,抓党建工作,就要从机关抓起,从领导干部抓起。
伴随着在职党员“双报到”活动的开展,为了更好地发挥在职党员作用,周广明牵头研制了以“点亮微心愿,幸福千万家”为主题的“微心愿”认领服务平台,并带头主动认领“微心愿”。
毛淑凤是沿湖小区有名的贫困老人,在一次走访中周广明发现,她家里居然连一个电饭煲都没有,还在用非常传统的方式蒸饭。“为了满足老人用电饭煲做饭这个‘微心愿’,我自掏腰包买了一台崭新的智能电饭煲,送到老人家中。”周广明还记得,老人在接过电饭煲时,嘴里不停地念叨,“感谢党!感谢党!”
除了满足贫困老人的“微心愿”,该活动也架起了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每到节假日,周广明心里总是惦记着贫困老人毛淑凤,春节带着家人去送粮油、端午节给老人送粽子……在周广明看来,扶困助弱不仅仅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
据统计,截至目前,鼓楼街道第一批162个“微心愿”已经全部被认领。而这种困难群众“点单”,在职党员“接单”的互动服务模式,也让社区里的“8小时党员”,变成了“24小时党员”,“党员的自我价值在提升,群众的困难得到解决,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周广明说,党员干部为群众做的每一件小事,群众都会记在心里,他们会知党恩、报党情,这也就更有益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探索高效方法
治疗社区运行“顽疾”
鼓楼街道是密云区的城市核心区、人口聚集区、商业密集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宜居社区环境是该街道的重点工作之一。从去年起,周广明紧抓“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一直以严格的工作标准、高效的工作节奏,扎实推进每项工作的落实。
花园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店铺林立,人流密集,小区西口私搭乱建、游商扰民、卫生脏乱、交通拥堵等环境秩序问题已存在20多年了,“为集中根治这个‘难啃的骨头’,今年4月27日,我们鼓楼街道‘吹哨’,15家职能部门‘报到’,共同向这块20年久治未愈的顽疾‘开刀’。”周广明告诉记者,仅仅用了十天,他们拆除了该地13处私搭乱建,对22处“开墙打洞”实施了拆除封堵。
据了解,“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是首都城市治理的一项重大改革,鼓楼街道作为密云区的改革试点单位,通过探索实践,周广明率先提出了统筹协调搭平台、梳理问题列事项、集体研判定方案、集团作业共实施、全程监督保实效的“吹哨五步法”,该方法不仅让鼓楼街道“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高效又稳步地推进,更在密云全区范围广泛推广。
困扰老百姓生活和出行20多年的“顽疾”,就这样“治愈”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焕然一新的口袋公园。周广明告诉记者,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街道注重拆除场所的改造提升,如今安装健身器材和花卉苗圃,以墙为媒,打造政治文化阵地,结束了花园小区没有花的历史。
据了解,截至目前,鼓楼街道共建“口袋公园”7处,改造文化广场4个,总面积超过2.4万平方米。安装户外健身器材2700余件,极大地满足了居民健身娱乐需求。与此同时,辖区还改造绿茵停车场2.6万平方米,补划停车泊位16850个,解决了部分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受到居民的广泛赞誉。
听民声解民怨
“六个到一线”服务百姓
周广明说,25年的军旅生涯,他把青春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而回到家乡的后半生,他也做好了奉献和服务家乡人民的准备。周广明不愿意坐在办公室里办公,他认为群众在哪里,党的工作就应该在哪里。
担任街道党工委书记伊始,周广明就对全体班子成员提出了“六个到一线”的工作要求,即领导到一线指挥、决策到一线形成、民声到一线听取、问题到一线解决、作风到一线检验、能力到一线提升。在去机关化的过程中,周广明的办公地点走进社区,走到老百姓身边,即便是在他上下班骑车回家的路上,周广明也时刻不忘收集老百姓的声音和意见。
有一次,周广明骑车路过花园小区,听到一位坐轮椅的大妈对推车的老伴说,“如果咱们小区的路面能修一修,你就不用推我推得这么辛苦了。”听了这话,周广明马上回单位了解相关情况,经申报争取,该小区的地面改造被正式列入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除了随时随地收集百姓声音,周广明还主张开门接访,把信访工作视为“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反映太扬家园小区物业管理问题的信访,就是我来接待的。”周广明回忆,起初,老百姓反映物业管理懈怠,社区门口未设门禁,停车、卫生、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解决。
了解百姓需求后,周广明主动当起“协调员”,他动员社区业主委员会、居民代表大会与物业公司召开协调会,并说服物业公司用服务来提高居民认同感。为帮助解决社区管理难题,鼓楼街道补贴十余万元,为太扬家园社区安装了门禁和监控摄像头,物业公司也主动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如今,社区居民生活也日渐方便,小区的物业费收缴情况也从原来的不足50%,提升到了93%。”周广明笑着说,“社区和谐了,老百姓的生活自然也就舒心了。”
为了当好街道的“领头雁”,周广明的工作干劲始终如一,他希望把街道和社区建成党和群众的“连心桥”,为民服务的“助推器”,社会稳定的“安全阀”。“这样才对得起自己在党旗下的宣誓,才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周广明的话掷地有声。
□本报记者 王路曼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