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了假,学生最喜欢做的就是:上网聊天打游戏、听音乐学唱歌和看电视,很少出去运动。在东城区体育馆路,这样的情况有所缓解,从2014年开始,每到寒暑假,“小冠军俱乐部篮球营”都会如约而至。今年8月底,第六期“小冠军俱乐部篮球营”又将和孩子们见面。
6个教练、50个孩子、每天上课、一共5天、300元的收费……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文教卫体科科长王妍给记者介绍着,说起为何开设这样的课程,王妍说,小学放学时间大多集中在下午三点半左右,由于家长多是上班族,未成年人(尤其是小学生)在放学后面临两个小时左右的失管、失教问题凸显,成为家长们的“四点钟难题”。
“据我们调查,无奈之下,家长将孩子送到各种培训班或者是孩子自由支配课外时间,将大量时间投入到电脑游戏当中,而很少有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家长也缺乏这方面的意识。由于体育运动的缺乏,在青少年群体中呈现出一些问题,如疾病低龄化、肥胖症、缺乏团队合作意识、耐挫力差等。”王妍说。
有个孩子,是个随班就读生,在班里经常受到排挤,父母是本辖区低保户,2014年免费参加了这个俱乐部,转变很大,三年后,他不仅找到了自信,还因为有篮球特长,中学时还就读了一所很不错的初中。
“这就是我们举办俱乐部的初衷所在。希望孩子们能在暑假中不再仅是把时间耗费在电视、电脑上,而是通过篮球这项运动结识新朋友,找到自信,感受体育精神。”王妍说,“孩子们通过俱乐部不一定非要成为运动场上的冠军,但一定可以成为自己生活和学习上的冠军。”
据了解,小冠军俱乐部是由冠军基金与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办事处于2014年3月合作启动的社区青少年儿童快乐运动试点项目。该项目借助社区平台和资源,面向街道辖区青少年儿童组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社区体育活动,同时致力于催生、培育、孵化社区青少年儿童体育社区。2014年至今,小冠军俱乐部联合“冠军基金”面向体育馆路街道的孩子们开展了包括足球培训班、足球夏令营、篮球培训班、趣味体育游戏班、橄榄球训练营、亲子运动会等多项活动,直接受益儿童达752名,同时招募培训包括家长、大学生、运动员在内的200多名志愿者,志愿服务总时间将近1200小时。
此外,在体育馆路街道,还有很多暑期活动,比如社区青年汇红领巾暑期成长营,家风建设、文明家庭养成以及非遗传承、环保公益等活动。
□本报记者 白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