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车间员工都上班时,他上班保证安全生产;节假日期间,车间员工休息了,生产线停下来了,他还要上班保证厂区平安,他就是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的安全管理工程师唐建军。
1983年出生的唐建军是安全工程的硕士,在2012年取得了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证。2015年6月来到北京奔驰的安全环保部,和同事们一起肩负起公司安全管理的这条“生命线”。
“管安全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却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唐建军说,希望通过自己多做一些事情,让他人减少伤害甚至不受伤害。作为80后,唐建军在不断创新,他希望能够通过技术创新,为公司、为社会做出贡献,“不仅提升北京奔驰的安全管理水平,还希望借此提升整个社会的安全管理水平。”
自主创新
开发厂区内测速系统
2015年6月来到北京奔驰后,唐建军把工作重心放在规范园区厂区的车辆行驶上。在奔驰近500万平方米的厂区内,唐建军粗略统计过,每天大约有1300多辆机动车和1000多辆厂内车行驶。
根据规定,厂区内行驶的车辆限速是30公里/小时,在进出厂房、库房及生产现场时,限速为5公里/小时。然而,规定和管理处罚措施都有,却唯独缺少精准的测速办法。“你觉得旁边过去的这个车速度快,但你没办法知道它车速到底超没超过。”唐建军告诉记者,厂内机动车测速问题一直长期困扰着业界安全管理人员。为此,他到很多制造企业去调研学习,但是并没有发现非常有效的办法,这就催生了他开展创新的想法。
他首先参考的是社会路上的区间测速法,车辆在进入点位和离开点位时分别拍照记录,用两点间的距离除以所用时间,计算出车辆速度。然而,通过一番勘察和计算,唐建军很快发现该方法并不适合在厂区内实行。
“区间测速采用的是视频拍照技术或雷达测速,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唐建军解释,社会路上的车辆速度快,且两点间的距离设置得很长,误差可以忽略不计。而在厂区内测速,两点间的距离短很多,车辆速度也慢,测试出的车速误差非常大,无法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
“我们需要精确度更高的设备,既能方便地测速,又不耽误车辆的行驶。”在一次行驶通过高速路收费站时,听到ETC的机器发出“嘀”的一声,唐建军脑海中灵光一闪,“对啊,可按照这个模式开发测速设备,通过信号进行感应,没有拍照的时间延迟,不仅速度快,准确度还高。”
于是,唐建军着手方案设计,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智能视频技术的结合应用,有效地解决低速行驶的设备测速问题。他还撰写了论文,希望能让更多企业借鉴。
下一步,唐建军还要和同事对方案进行模拟实验,不断改进和提升。“通过管理模式上的升级,尽可能的把风险前移,安全部门要变被动为主动,更好地实现管理效能。”唐建军说。
全员培训
精准制定培训内容
“我希望通过培训,改变员工的安全观念,从而把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虽然,改变别人的意识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我也要继续做下去。”唐建军负责公司的安全培训工作,不仅要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去年,他还牵头开展了公司12000人的全员培训,划分一线员工、管理层、外籍管理人员三个层次,3个月内对全员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培训。
“安全内容非常多,讲一个星期可能都讲不完,但企业生产任务重,我们既要满足生产的要求,又要达到安全培训的目标。”唐建军到车间调研,和一线员工聊天、和管理人员沟通,最终决定采取最直接的培训模式,在30分钟内明确告知一线员工应该如何操作,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安全生产。
“告诉车间的员工,进工厂就必须要穿劳保鞋,这是公司的规定。”唐建军说,在培训内容上,他抛开安全理论,只说浅显易懂的话,不说让人听了犯困的话。在具体操作中,他邀请部门内负责各个专业的同事参与,每个人把专业中最核心的内容罗列出来,他严格限制篇幅,每人就是一篇纸,随后,他负责汇总制作成PPT,和各级领导探讨、修改,最终定稿。
针对企业管理层的安全培训,唐建军采用小班教学的方式,邀请外部安全管理方面的专家,每期进行两个小时的讲解,“给管理层不仅要讲安全管理的知识,还要落实他们的安全责任。”
针对公司的外籍管理人员,唐建军则把培训的重点放在中外对安全管理的差异上,“他们在国外也接受过相关培训,但肯定和国内的要求、规范不同,我要让他们了解我们国内的安全管理内容和法律法规。”
历时一年
绘制危化品地图
唐建军还负责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工作。由于厂区规模大,每个部门都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摸清危险化学品的底数、使用情况和存储情况是第一步要做的。
去年1月,唐建军为这项工作绘制了一个进度表,他列出厂区内所有的车间,和一年的每个星期进行匹配,计划用一年时间完成全部危险化学品的核查工作。
“我们的厂房非常大,比如焊装车间,进去检查一次至少得一天。如果所有点位都看到,一个车间就得看一个月。” 唐建军告诉记者,这项工作要在不影响他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情况下,按进度推进。
在核查的过程中,唐建军还插入了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安全员需要先统计各自负责区域的危化品情况,然后他再去核查。有些现场管理人员只知道自己区域内危险化学品的名字,但并不知道有什么用,有什么危害,需要注意什么。唐建军就边检查边给现场管理人员讲解,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安全储存和使用。
“做安全管理,我不提倡发生冲突,大家要合作,要正向激励。”唐建军说他很少批评,而是采用“夸”的方式,激励大家更多地投入到安全管理中。
一个部门的现场管理人员听完唐建军的讲解后,按照他的要求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式进行了整改。在安全环保月度例会中,唐建军展示该部门整改后的照片,并重点表扬,“我们管这叫正向激励,是我们部门管理上的一种创新,一种角色的转变,奖励远比罚更有效果。”
今年年初,唐建军已完成了公司化学品分布图的绘制工作,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我们正在和信息技术部门合作,希望能做成一个动态的智能化管理,实时显示出危险化学品的相关数据。”唐建军说,等该项目实现后,还要把更多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做成动态的管控。
□本报记者 刘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