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电话——改革开放的见证者
幸福“筑”家
鲁迅的尊师风范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7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幸福“筑”家

 

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原来是城建的!——这句话,流传于1983年的北京。

1983年,北京城建刚刚兵转工时,好像北京这座美丽的城市并不属于他们。那时,刚刚脱下军装的城建人,白天穿着脏兮兮的工作服挤公交、挨白眼儿;晩上,几个工友蹲在一间简陋的职工宿舍里喝着二锅头,清一色的男人,讲着爷儿们间才能听懂的笑话。属于他们自己的私有财产只有一张硬邦邦、可怜巴巴的木板床,勤快一点儿的,从工地上自己钉一个简陋的床头柜、小板凳子搬回来摆放在宿舍里。

我也是这顺口溜中的一员,一个刚刚拿到北京商品粮户口本儿的北京城建人。那时,挤在职工宿舍里的我,最怕老婆孩子突然来京探亲,没锅、没灶的,有时赶不上集体食堂打饭的时间,连吃的也没有,只好饥一顿饱一顿。

更主要的是没有一个安稳的住处,老婆孩子一来,就让同屋的工友们一个个串房檐儿躲出去,心里感动得至今都过意不去。要是等单位上的那几间周转的“探亲房”,还要按资排队、走走小“后门”什么的,一年半载的都轮不上一次。那时,老婆不在身边的北京城建人,听到媳妇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时候才能团圆啊!

盖房子的北京城建人,也为住房发愁呀。房子就是一个“家”的标志,兵转工交替过来的城建人,对房子有着特殊的情感。那时候,他们的职工宿舍也是“流动”的,每个城建人都有过几次搬家的经历。就说我吧,那几年,从“钢院”搬到清河,从清河搬到长椿街,从永定路搬到五棵松,来来回回的倒腾,甚至一年要搬上两三回“家”。不过,那会儿搬“家”也简单,把那张硬板床儿往“解放”大卡车上一扔,被卷儿一甩,一抬腿儿,齐了。

后来,咱北京城建发展壮大了,二公司为职工在吴家村盖了职工宿舍,我也分上了一居,总算有了一个稳定的居所了,但,还不能称之为“家”。后来,房改几万元将房子买下,房子变成了自己的私人财产。有了属于咱自己的房子后,和妻儿老小团圆了,置办的组合柜、彩电、冰箱、饮水机等大件也有地方安放了,从此,有了一个真正名符其实的小家,住在了咱祖辈儿梦想的北京城里了。

公司发展壮大了,我们的日子蒸蒸日上,真正扎根立足在了首都北京。2004年,我又花钱买了一套两居室,在这些年来回来去搬家的动荡之中,拥有了两个孩子,近年来又买了小汽车……从无房到有房,从有房到有车,从一辆到两辆,只不过是短短几年的功夫,岁月更迭,生活就是在一个“变”字中,日新月异,步步高飞。

□杨保川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