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王起飞,2010年7月,他来到了中铁十六局轨道公司昆明地铁首期工程八标项目,开始地铁建设者的生活。
刚到项目,他很快进入技术员的角色。展览中心站深基坑开挖和结构施工中,由于基坑距国贸花园高层住宅楼仅5.57米,且地质条件复杂,为确保楼房安全,他与同事们“头脑风暴”,积极商讨修订施工方案,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楼房沉降和倾斜量均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当时收获的不仅仅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更重要的是明确了努力的方向。”王起飞说。
2014年4月,王起飞第一次参与建设车辆段工程——昆明地铁3号线石咀车辆段±0.00以下土建工程。他坚持多跑、多问、多看,对施工中每一道工序乃至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如指掌。项目部驻地建设完成没多久,他就接到紧急任务:一个月内完成U型槽施工。王起飞立马进行施工筹划,完善原有施工方案,改进流水施工工艺。原本需要58个工作日完成的施工任务,最终仅用30天且保质保量地完成,得到业主、监理等单位的一致好评。
由于石咀车辆段施工场地位于昆明老水泥厂内,地下障碍物众多,影响开挖进度。后序施工中,王起飞带领技术人员调查水泥厂区内各种建构筑物,不明处及时翻阅图纸,结合实际提出三段流水施工法,保证各施工段互不干扰,最大限度将各种施工机械利用起来,提高了施工工效。
2015年年底,王起飞调入昆明轨道交通6号线五工区担任副经理一职。当时,正值一号竖井开工建设初期。由于地质条件极其恶劣,每次成桩过程中,泥浆瞬间全部流失、进而导致护壁坍塌。他没有气馁,在采用地质超前钻、物探手段进一步探明地层情况后,他同项目总工程师、施工技术部部长提出了双液浆注浆的处理方法,克服了“桩难打、打不成”等难题,为后续盾构掘进安全提供了保障。
2016年8月,王起飞调到昆明轨道交通五号线土建3标担任总工程师。这是5号线乃至整个昆明地铁地质情况、周边环境最复杂的工程项目,但王起飞信心满满,至今昆明轨道交通5号线土建三标仍是全线各种第一的获得者。
除了干好现场技术这门硬活,王起飞注重技术资料的质量和理论学习。他休息时间耐心指导,让年轻技术人员很快掌握了相关规范。他坚持每天学,哪怕完成工作已到深夜。遇到不清楚的及时请教,如果别人也解决不了,他会一直查书找资料,直到自己全部弄懂。除了“养肥”自己,他每周都会组织技术员们集中学习,把所学传递给他们。
正因为各方面的努力,王起飞获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等称号,所在团队获中央企业团工委“青年文明号”、北京市“优秀青年突击队标杆”等荣誉。
□本报记者 马超/文 通讯员 曾丽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