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再看故乡的路
在那人生的谷底
盲童的理想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7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那人生的谷底

 

我稍谙世事就爱好文学,想当作家,预定的路径是想先做新闻记者,待扩大视野积累了生活经验之后,再去从事专业文学创作,因而把高考目标选定为复旦新闻,那年该专业在我省有四个名额。然而我却在高考之前大吐血,痛失久盼的高考之机,猛地跌入了人生的谷底。那是1962年,因为“三年自然灾害”,工厂倒闭、机关减员,到处是饥荒,像我这种无门路、无靠山而又贫病交加的农村孩子要想找份工作,那真是难上加难,我只有老老实实地回乡参加农业生产。

返乡后,我稍事休养就到生产队里去参加车水、割稻等农活。由于我曾辍学两年,后来又利用寒暑假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因此对于农业生产我并不外行,问题是我一干重活就大口吐血,把父母吓得要命,吐了几次之后坚决不让我出工了。

我在中学一直品学兼优,高中毕业时是文科第一名,又是班干部,深受校领导和老师的器重,他们得知我返乡后的惨境,便稍信要我回校,破例想办法为我安排工作。

那是饥荒年月,出门吃饭不仅要花高价,还要有粮票,而我两手空空。教导处朋张华先生和班主任余顺民先生便主动热情地安排我用他们的饭票到教师食堂里去用餐;有时要在城里住宿,余先生就主动让房给我,他自己出去借宿。那时,堂堂县中老师每人只有一个大约1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面仅有一床一桌一椅,还有一只书架,都很小。余先生微笑地把房门钥匙交给我时,还把一匝饭菜票放在小条桌上,任我使用。那年月粮食定量供应,每人每月只有20几斤,还要“瓜菜代”,老师自己都不够吃,还热情地省给我这学生吃,现在想起来仍然令我潸然泪下……

经校领导反复向县有关部门推荐,县文教局终于决定接收我为顶编代课教师,一代就代了10年。回想这10年代课教师生涯,其间的辛酸一言难尽。代课教师工资低,往往只有人家的一半,但因为怕辞退,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因此,10年间我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团员,还曾受到省级嘉奖。但那一切对于一个代课教师来说,既不能提职,也不可加薪,工资还是拿二十几块,其他福利更不沾边,连伤风感冒的药费都要自掏,工作量还要加倍。

我好不容易熬到了第10年,即1972年,县里专门拨了一个指标,让我在一所农村中学里转为国家正式教师,使我终于结束了10年代课教师生涯,走出了人生的谷底……

后来我想,人生不顺遂的事处处皆是。无论你处于何种位置,身处何处岗位,都会碰到这样那样不顺的事,需要极大的勇气面对低谷带来的压力和打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用全部的心力来面对低谷,坚持与坚强地走下去,总会熬过去的不是吗?因为时间就是有这种魔力:任何东西在它面前都终将会沉寂。

□曹鸿骞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