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平凡人间的别样光彩
青年突击队的青春往事
从瓦屋到新居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7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瓦屋到新居

 

1977年,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那时,家里有五口人,挤在两间低矮的旧房里,还是大集体分给我外公的。他有一门木匠手艺,常常为集体打造木船。

一大家挤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加上妹妹出生后,住房愈发紧张。终于在一场大吵后,母亲和父亲商量决定另盖房子。可是,那个年代盖房多艰难啊。山区平地少,找屋场很难,母亲又不忍离外公太远,到处给人说好话,找来找去,可谁家愿意把有限的平地让出来呢。

最后,不得不在山坡上建。那是一个几乎需要仰望的坡,父亲和母亲憋足了一股劲儿,硬是挖下近十米高坡,勉强整了一个屋场。这期间,父亲摔伤两次,差点儿没命,母亲累得害场大病。前前后后一年多,直到1984年,父母用勤劳的双手,终于盖起了三间新瓦房。尽管它吊在半坡上,但终于有了自己的窝,我也有了单独的房间。

那时土地也分到了户,父亲和母亲干劲很大,把几亩田地侍弄得生机勃勃,一家四口日子虽清苦但充满了阳光。

等到师范毕业后,我离开了老屋。幸运的是,我分到了城区,但房子又成了问题。其时,福利分房早过了,学校宿舍也紧张,我们几个年轻人又过起了集体生活。教学楼后面是一排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大屋顶房,已婚的教师每家有一间半,单身汉只有挤在通间里,五张床一字排开。遇到大风的时候,瓦片啪啪响,老灰簌簌下,常常搞得我们一床灰。于是大家齐动手,把大屋顶木梁上穿上铁丝,铺上竹席片儿。灰不下了,可好景不长,一到夜里,老鼠们却在上面活跃起来了,跑过来跑过去,跑过来跑过去。我们大喝一声,立马安静了,不多久,它们又是你追我赶……烦不胜烦。第二天,我们常常无精打采,有老教师关心地问:不舒服吗?我睡眼惺忪:“哪里呀,昨夜老鼠又开运动会呐!”

好在校长也是有心人,看着一干已婚的、单身的教师蜗居,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开始动议建集资房,到处找部门,跑手续,算是在学校旁边的空地上盖起了单元房。那年是1998年。我资历最浅,按照结构性分房打分表,一一评下来,自然只能住顶楼。总务处问:你要不要?我和家里一商量:咋不要呢。那是我平生第一次住上楼房。尽管那时工资收入低,购房款东拼西筹还欠下些债,但想想住上新房子,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我和父母齐动手,简单一装饰,筑起了一个温暖的小巢。

房子有了,解决了后顾之忧。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特别是2000年以后,我明显感觉到社会各方面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工作上也感觉到有使不完的劲儿,几年间,业务水平得到大家公认,公开课获了大奖,写作水平也有进步,作品不断见诸报端。经过组织部门选拔还到党校进行了深造。

我们家,从农村到城市,从青石板上起步,日子一天一天好起来。这只不过是改革开放40年伟大成就的一个小小缩影。这些年,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不管东西南北中,在党的领导下,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见证着,幸福着。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唯有立志扎根基层,默默耕耘,发挥好一颗螺丝钉的绵薄之力!

□舒毅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