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再见了,炊烟
我们在 就是家
人民利益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6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再见了,炊烟

 

炊烟,多么熟悉的字眼,炊烟袅袅,多么有诗意的画面,它曾是农耕时代的符号,是热汤热饭的温暖,是疲惫跋涉中的希望。

儿时的印象中,最温暖的画面就是背着书包回家,远远地看见自家厨房有炊烟升起,未进家门,就闻到了饭菜的清香。跑到家中,把书包一丢,就可以吃到母亲做的香喷喷的饭菜了。那时候吃的每一口饭,喝的每一口水都带着燎烟味,烟熏火燎成为小时候最深刻的记忆。也正是一缕缕炊烟在无声无息的盘旋氤氲中,打发着我们的一日三餐,在四季轮回中,把一个个土孩子壮大成人

柴草是炊烟的源头。记得小时候的秋冬季节,放学后,总要漫山遍野地捡拾那枯萎的黄蒿、青麻、树上掉下来的枯枝。大风刮了一夜的早晨,起个大早去占地盘,搂树叶子,庄稼的茎秆也要一点不落地运到家中,柴草是那个年代农人唯一的燃料。没有柴草就做不成熟饭,没有柴草就不能取暖,所以那个时候,人人都敬畏柴草,柴垛就成了农家人的一道风景。甚至女孩子找对象,男方家柴垛的大小也成了一个标准。

有一次,母亲要上坡,拾掇了一锅地瓜让我在家煮,我拉着风箱,续着柴火,因为配合不好,柴火又潮湿,几次灭了火,于是再点燃,甚至单腿跪地,用嘴吹燃那星星之火,眼睛被呛得流泪。中午母亲回来的时候,我成了一个大花脸,母亲一边笑着一边夸赞我能烧火了,那是我第一次烧火,第一次近距离品尝烟火的味道。可是,由于烧火断断续续,时间太长,地锅都煮木僵了。

记忆中,不知多少个日子里,母亲从坡里回来,不管多累,还要一头扎进饭屋,一把柴火一把汗水地把饭做熟,端到桌上,供给着我们一家人的三餐饮食,她付出的辛劳,炊烟最清楚;她身上的烟火味道,儿女们最喜欢闻!

后来读书离开了老家,有了工作,在外的日子里,炊烟的模样时时在脑海里盘旋,偶尔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帮母亲到饭屋里做饭,帮忙给土灶里添柴禾。看着红红的火舌舔着黑黑的锅底,看着炊烟在厨房上飘荡,感觉那是乡村特有的画面,也感觉格外幸福。吃着母亲用柴火做的饭菜,格外香甜,炊烟成了浓浓的乡愁。

上世纪90年代初,我给母亲买了液化气,还是电子打火的,可是母亲不舍得用,只有来客人了炒菜用用,其它的时候依然用柴火做饭。后来,生活好了,厨房里又用上了电磁炉、电水壶,做饭的锅子不再是大铁锅和钢精锅,而是电炒锅和电压力锅。近几年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柴垛也消失的得无影无踪,柴草做饭成了过去式,农村还安装了节能的沼气灶,既干净又划算,最重要的是还特别环保。厨房里真的“闹革命”了。

去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领下,国家加大了保护环境的力度,不仅治理企业燃烧煤炭造成的污染,在农村,冬天取暖也实行了煤改电、煤改气,这样不仅节约了能源,还没有了环境的污染。

再见了,炊烟,再见了,最温暖的记忆符号。心中难免有些酸涩,但更多的是欣慰,我知道,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冯天军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