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邱勇)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昨天在京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过去五年,全市近52万残疾人领到智能化残疾人证,累计刷卡记录逾3亿条,基本实现“ 一人一卡,依卡服务”。未来,市残联涉及残疾人服务的50余项服务将全部实现一站式在线办理。让数据多跑路,让办理业务的残疾群众最多跑一次。
据市残联康复部主任施继良介绍,市残联推进“互联网+康复”工作模式,让信息多跑路、残疾人少跑腿为出发点,开发了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平台和残疾人康复服务平台,实现了康复服务和残疾人一卡通的无缝对接,残疾人可以在家申请所需的康复项目和辅助器具,不出家门就可以享受便捷的康复服务。
据介绍,“残疾人服务一卡通”于2013年启动建设,2014年正式发卡,是全国第一张智能化残疾人证,也是“北京通”的第一张卡。卡片具有身份识别、业务管理、社会应用和金融服务四大功能,残疾人持卡可以享受免费乘公交、进公园等社会服务,也可以享受康复、辅具、就业、数据采集等残联业务服务,还可以享受助残补贴、助残券等各种资金保障。目前已为全市近52万残疾人发放卡片,基本实现“ 一人一卡,依卡服务”,并正朝着“一卡在手,服务全有”的目标迈进。
2017年,市残联启动“互联网+残疾人服务”平台建设,梳理了13个残疾人服务事项的办事指南,陆续推出了残疾人证办理、助残券申请、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申报等11个事项通过互联网办理,目前,“互联网+残疾人服务”平台注册用户数超过9万人,2万余残疾人已经通过平台享受了便捷的服务。据悉,今后市残联将持续强化信息化服务管理水平,推进智慧残联建设,建立以残疾人为中心的“互联网+”服务体系和以一卡通为载体的大数据管理体系。到2022年基本建成城乡人人可及、需求精准响应、服务便捷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一卡在手、服务全有”的智慧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