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吃水的变迁
76年前的“鱼水粽”
人民利益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6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76年前的“鱼水粽”

 

每逢端午,阖家团圆之时,爷爷总会给我们讲起抗战时期的端午节。同一个故事,讲了一遍又一遍,一年又一年,爷爷乐此不疲。虽然早已耳熟能详,我却洗耳恭听,顶礼膜拜。皆因爷爷的故事里饱含着苦难、希冀,还有梦。

1942年,抗战进入最艰苦的阶段。我们所在的村子,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的深山里,较为隐蔽。老村长德高望重,又是进步人士,承担了护养八路军伤员的任务,仅有一百来户的小村子,很多农家都有指标。

我家住着两位伤员,一位是张连长,一位是赵排长。全家人将两位伤员视为上宾,想尽一切办法改善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的伤好得快一些,早日重返前线。

时值端午,年轻的爷爷突发奇想:应该包几个粽子,给八路军同志过端午。只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实现这个计划太难了。然而,爷爷与曾祖父、曾祖母经过一夜的“谋划”,还是想出了招。

次日一早,爷爷和奶奶背上竹篓,扛起锄头,兵分两路进山了。中午时分,采回了野菜、苇叶、青花椒、桑葚这些“山货”。全家齐动手,开始包粽子。爷爷奶奶拿出了全部的“家底”——两把黄豆,半碗绿豆。尽管食材奇缺,但包粽子的工序却毫不含糊,奶奶在豆中添加了鲜嫩的野菜,用来增色。曾祖父将青花椒掺入其中,用来提味。为了增加口感,曾祖母在粽子里添加了一粒粒紫红的桑葚。多年后,爷爷谈起当年的“无米之粽”,依然感触多多:“那两个粽子,是用心包出来的啊!”

待到粽子煮好,奶奶将它们捧到了伤员面前。捧着那绿油油的粽子,伤员们落泪了,颤抖着双手,哽咽不止。爷爷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两位伤员坚决不吃老乡辛苦包出来的粽子,全家人甚至苦苦相求,嘴皮子都磨破了,他们就是不吃。最终,曾祖父对他们发了脾气,用烟袋锅使劲敲着炕沿:“俺们啥都不图,就图你们早点养好伤,早点回到队伍上去。等打完了仗,日子好过了,你们再来,俺给你们包红枣糯米粽子。”

含着热泪,两位伤员吃下了粽子,吃下了全家人的心愿。

事实上,不仅是我们家,左邻右舍都想尽一切办法,在端午节这天做出了形形色色的粽子,给伤员们改善生活。伤员们不约而同将这粽子称作“鱼水粽”。

岁岁端午,今又端午,爷爷照例给我们讲起抗战时期的端午。老人家感慨万千地说:“时代不一样了,现在过端午节真幸福啊,啥样的粽子都能吃到,但我一辈子也忘不掉那两个连米都没有的粽子。”

□江志强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