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体
3上一版  下一版4
 
《超人总动员2》
“抑路前行”计划发布
冬运中心综合训练馆“破茧而出”
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开幕
《生存家族》
身穿工服赛拔河
北京市合唱大赛落幕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6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运中心综合训练馆“破茧而出”

 

本报讯(记者 张晶)记者从市重大项目办了解到,6月16日,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已完成地下结构施工,主体工程将全部冲出地面,进入地上施工阶段。综合训练馆预计于2019年年底完工并交付使用。

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项目紧邻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地处于地铁4号线和9号线交会处,总建筑面积3.32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第一块标准冰壶冰场的场馆,不仅可用于专业冰球、花滑、冰壶、短道速滑等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也可对外开放服务于市民冰上运动需求。

那么,作为我国第一块标准冰壶冰场的场馆,它究竟有哪些设计和建造特色呢?

场馆由两块31m×61m的标准冰面组成,分别位于一层和三层,专业的场地建设和制冰技术促使冰面适用于多种冰上运动。场馆设计之初就考虑实现多功能冰面随时转换,用于不同冰上运动。例如,为了满足短道速滑和冰壶比赛,冰球板墙为可拆除式;在功能转换时缩短融冰和再次制冰间的总时长,采用快速融冰设计;采用专用设施和工具进行冰壶场搭建和制冰等。

该场馆建成后将采用优质专业的制冰浇冰技术,除保障常规冰球场地制冰外,还可提供短道速滑、冰壶冰面等专业制冰服务,确保实现多功能赛场转换。

与绝大多数的冰场不同的是,这种专业性强的体育冰场,设置的各种用热单位较多,对热源的需求量大,例如本项目特有的空调系统防结露热水、给水机房用水以及常规地板防结露加热层、融雪加热盘管、浇冰车用热水都需要大量热源,冰场设计的热回收系统可提供更多的热源来分担场馆用热需求,进而降低整个场馆的能耗。

由于不同冰上赛事的冰温要求不同,为了将场馆冰温控制在-3℃到-8℃,以满足冰球运动、花样滑冰、短道速滑以及冰壶球各种训练和赛事需要,对冰温精确控制,达到各种不同冰温赛事需要,场馆将采用自行设计的冰场智能自控系统,通过各传感系统和电气自控元件,可以实现主设备自动启停加减载。未来,工作人员仅需要进行监控和故障排除与复位,电脑可设定参数和模式,实现智能化自动控制。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