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用好培训经费让职工得实惠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6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好培训经费让职工得实惠

 

职工不但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也有接受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的权利。我国对职工培训经费的使用早已出台相关规定,今年初财政部又专门发出通知,对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方式予以细化。一些单位除了探索规范利用职工教育经费的同时,还有的企业将工会经费的一部分用于职工培训,提高了职工培训经费的使用效率,让经费用在了刀刃上,职工得到了实惠。

【现状】

经费使用问题:有的不会花,有的没空花

财政部、全国总工会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明确规定,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带动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企业的重要职责。企业的经营者应确保本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与使用。工会应当切实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利,督促企业履行对职工的培训义务。企业应将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与使用情况列为厂务公开内容,向职代会或职工大会报告,定期或不定期公开,接受职工代表的质询和全体职工的监督。

但在现实中,一些单位对职工培训的重要性依然不够重视,还有部分单位虽有培训经费却不知该如何规范使用,或是让职工自己寻找培训项目回来报销,或是随便找家资质不明的社会培训机构充数,还有的到了年底干脆将未完全使用的经费挪作他用,往往钱花出去了却难以达到培训的目的。

对于自己的合法权利,职工们有的很清楚,有的不掌握情况,还有的颇有微词,私下抱怨单位从来没组织过正规培训,偶尔请个社会人士来讲课就算完成任务,技能并没有真正提升上去。

很多生产型企业都不愿意多谈职工教育经费的话题。“虽然企业设置了专门的职工教育经费,但真正投入使用并达到理想效果的并不多见。”资深企业人事主管丁先生告诉记者,他所在企业每年拥有数百万元职工教育经费,但真正花到正地的却少之又少,甚至出现“有钱没空花”的情况。

丁先生称,在生产型企业里,绝大多数相对成熟的职工都十分熟悉岗位要求,流水线上的常规工作也无需定期广泛提高职工素质,日常的业务沟通就满足了职工简单技能升级或成长,并顺利适应生产需求,专门的职工教育或者培训显得有些“多余”。“所以,很多忙于生产的企业,会主动忽略职工教育问题。”丁先生说。

当然,职工教育的范围是广泛的,既包括思想意识形态教育或文化教育,也包括技能培训、安全生产培训等涉及业务范畴的内容。

记者了解到,一般企业中常见的职工教育内容集中在新入职员工上。按照年度计划,每年的新入职员工都会有相应的岗前培训,包括公司管理制度、职工职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等内容。但即便是有计划,它所支出的教育经费占比经费总数也是微乎其微。

丁先生说:“事实上,对于职工教育经费的使用,大多数都是见仁见智的。”他了解到,有企业利用教育经费开发适用于本企业职工的“掌上学习平台”,借助手机软件,让职工在业余时间通过手机APP来阅读或学习,然后通过学习积分换取业绩考核上的优势。

他表示,业务工作忙不是借口,对于职工教育问题,有很多方式方法可以破解。但重要的是,企业应该充分重视职工教育问题,才能让职工在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上得到实惠。

记者了解到,一些基层企业用足用好职工教育经费,更好地发挥了教育经费的效用。一些企业工会也将部分工会经费,投入职工教育培训中,也为企业如何使用好职工教育经费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经验】

京城机电工会:拿出经费委托职校培训职工

如何把培训经费花到位,很多京城的企业有了一套成熟经验。

“截至目前,我们的《储备计划》已经办到第十期培训班,累计培训职工293人。”说起职工教育经费,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干部张文杰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2014年底推出的《在职职工新技能储备计划》,该计划累计支出66.11万元工会经费用于职工教育培训。

近年来,随着京城机电控股公司下属部分企业改革转型的发展,很多职工面临职业发展的新选择,渴望扩展新技能、提升新能力的越来越多。针对这一境况,京城机电工会调研谋划,结合系统内的职业培训资源和职工的实际需要,推出《在职职工新技能储备计划》,通过在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定制“智能楼宇管理师”、“消防中控员”等专业工种上岗资质培训,助力职工提升新技能。

“我们的培训课程均委托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来承办,无论是课程安排,还是师资力量,都达到了一个很成熟的地步。”张文杰介绍。拿“智能楼宇管理师”培训班来说,培训内容主要为综合布线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通信网络与信息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和安全防范系统等。通过培训,学员可以了解相关的基本原理,掌握通用设备的安装和维护的基本技能。学员结业时需要参加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目前,除了正在进行的3期培训班,其他7期培训班的绝大多数学员获取了相关职业资格证,有的职工实现成功转岗。

值得一提的是,京城机电工会为每名参加“消防中控员”取证培训班的职工补助2030元学费,为每名参加“智能楼宇管理师”培训班的职工补助2300元学费,其余部分由派员单位承担,这样职工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就可以接受培训,并有机会通过统考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

未来,京城机电工会还将着力于职工教育,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职工培训课程,为职工成长成才增加强大助力。

北辰:培训经费向一线职工和高级技能人才倾斜

北辰集团高度重视人才发展,通过调研制定了培训计划,分为北辰集团、下属的地产集团和会展集团、基层单位共三个层面。三个层面各自制定培训计划,各自承当相应的培训经费。

例如,北辰集团重视房地产板块的发展,2015年牵头举办“领航计划”培训班,目的是培养房地产复合型领军人才。“聘请了‘百锐学堂’培训机构的老师,共49人参加,利用11个周末22天完成了12个模块的培训。”北辰集团人力资源部马爽介绍,“培训效果显而易见,学员们在战略思维养成、专业能力提升、工作方式创新等方面颇有收获。随着北辰地产的发展,新项目遍地开花,参加过培训的很多人脱颖而出,成为新项目负责人,对推动北辰地产的发展非常有意义。”

今年地产集团承办二期“领航计划”。人力资源中心培训经理王翀介绍,为了做好人才梯队建设,今年还将开展“远航计划”和“启航计划”。“远航计划”是对中层后备人员的培训,“启航计划”则是针对刚入职职工进行的集中培训。

近年来,集团针对高级财务管理人员举办了“优财计划”培训,会展集团举办了专门培养会展管理人才的“飞鹰计划”培训。培训形式多样,既有集团内部人员授课,也外请培训机构的老师,还带着职工走出去,进行调研交流、学习参观等。

每年,集团和所属企业都有各自的培训计划。拿集团下属的公设公司来说,就外请北京电子信息技师学院的老师举办了“优专培训”。公设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王福顺介绍,第一期对35名职工进行了技术培训,考核淘汰10人,又进行了第二期管理课培训。职工取得更高级别的技能证书后,公司会进行奖励。

经费怎么花在刀刃上?王翀认为,首先要以实际需要来设置合理的课程;另外要对参加培训的人精挑细选,不同梯队的人才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

北辰集团在培训经费的使用上给予大力支持,“各企业要围绕经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培训经费的使用要向一线职工和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倾斜。”马爽介绍,“集团今后要逐步把培训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与职工个人职业发展相结合,与职工的晋升通道相结合。”

北辰集团今年新修订了培训制度,今后将逐步构建横向、纵向、交叉全方位的培训体系。

【前景】

新政策扩大培训购买服务范围

近日,本市出台《北京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构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每年将完成职业技术技能培训100万人次以上。鼓励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发产业技术课程、职业培训包等优质教育资源,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国务院上月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指出以公共实训机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为主要载体,提供全方位职业技能培训服务。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职业培训机构开展职工培训,并积极面向中小企业和社会承担培训任务,降低企业兴办职业培训机构成本,提高企业积极性。对企业新招用和转岗的技能岗位人员,通过校企合作方式,进行系统职业技能培训。在购买服务上由政府购买定点培训机构培训成果的方式,改革为政府补贴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全部向具备资质的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放。

人才是发展之本,企业要想常盛不衰,就必须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职工队伍。若要把培训经费落实到位,业界呼吁企业增强对职业培训的重视度,认真选择适当的培训机构和课程,并通过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反映出培训成果,让职工真正学有所得,继而应用于工作实践,最终使企业受益。

□本报记者 任洁 王路曼 周美玉 文/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