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外卖小哥给救护车“引路”令人感动
高考过后我们应该关注什么?
谨防拒录病毒性肝炎 骑手致就业歧视
“降价死”?
别让微信朋友圈 沦为藏污纳垢之地
考生出游,请把安全放在首位
“电商定制版” 不能有质量差距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6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考过后我们应该关注什么?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但“大戏”远未落幕,有关高考的话题依然热度不减。不到录取通知下达,不会尘埃落定。

高考对于千百万莘莘学子及其家庭来说,近乎决定命运的“关口”。“一考定终身”,或前程似锦,或就此“沉沦”,谁敢掉以轻心?特别是那些寒门学子,苦读多年考取大学,“一跃龙门”成就改变命运的梦想,几乎是他们走出田野、大山和贫瘠的唯一出路。考虑到就业的压力,城里的孩子又何尝不想上一所好大学,提升自己的价值呢?这种意识得到社会的认同,才有了举国关注高考的“盛大”场面。说高考炙手可热,绝无夸张。

然而,考试既已结束,我们不妨冷静下来,关注几个更现实的问题。

眼下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考试成绩和录取与否。事实上,走出考场,大多数考生心里对自己的成绩应该都有了底数。有把握的不说了,没把握或“考砸了”的考生也大可不必自责,家长、老师更不要施加压力。与其回味过去,莫如谋划未来。“上线”的最好“随遇而安”,能升学就是人生的初步成功;落榜的应及早决断复读还是就业。“条条大道通罗马”,上大学并非人生惟一途径,先就业再进修也是一种选择。学习是一生的需要,何必强求眼下?

许多地方是考后填报志愿,这是一次把握自己的机会。提两条忠告:一是选个好大学不如选个好专业。好大学牌子亮,眼下光彩,但不能当饭吃;好专业才是一生的“饭碗”。不过,热门专业不一定适合你,大家都去抢莫如绕开点,另辟蹊径或许柳暗花明,更接近成功。二是上不了本科选职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战略问题,各地求贤若渴,待遇优厚,可供选择。不要只顾面子而忽视“饭碗”。

所谓“高考状元”,尽管三令五申不准搞,仍不免某些媒体变相炒作,甚至演绎出种种故事,以“博眼球”。与此形成反差的是,那些落榜学生却在默默吞咽失利的苦果。其实,考试成绩与临场精神状态、身体状况、水平发挥有很大关系,并不排除偶然因素。失常者不应被责难,超常者也大可不必热捧。

炒作对“状元”本身并无益。沾沾自喜可能就此止步,肩负压力可能因此变形。此处“状元”到了人才荟萃的著名学府,一旦不再独占鳌头,那种挫折感、失落感,只有学生自己知道。现实中,我们看到过不只一个“高考状元”沉沦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考虑,还是让“状元”还原为学子吧。

比较起来,高考失利或落榜者更值得我们关注和帮助。挫折往往令人沮丧、灰心,对于涉世不深的学生而言更是一次打击。家长、老师和社会都有责任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振作起来重新开始。这时候,学生往往是被动的、茫然的,有赖于家长、老师的指导。譬如,复读是高考再拼搏,一定要充分且清醒地考虑自身条件,有可能、有把握才好。因为二次失利的打击可能更残酷,不能不慎重。

其实,凡事退而求其次未必都是坏事,“退一步海阔天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挖掘自己的潜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天地,人人都能成材。材有大小之别,绝非优秀者的专利。

□张刃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