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高考作文就要着眼现实放眼未来
给无人机加把“安全锁”
让技能人才 有更多“获得感”
谣言又来了
工友“共享厨房” 值得点赞
避免“禁药”成网红药需多管齐下
莫让“专注”成为 网络时代的奢侈品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6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避免“禁药”成网红药需多管齐下

 

江苏淮安市民朱女士在网上购买了一款“网红减肥药”,按要求每天服用三包,没想到两天后全身无力,头晕、心慌、呕吐,可体重一点没减掉。后经权威部门检测,减肥药中含有西布曲明等违禁成分。近年来,各类违法添加西布曲明的“特效减肥药”层出不穷,相关案件在多地发生。(6月7日新华社)

现代社会,随着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生活的品质与要求也越来越高。缘于此,许多人对减肥、美容、整形等,也有了更多的想法和意愿。在这样的现实下,“减肥药”的确是可以钻的空子。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一些人缺乏对减肥的科学认知,导致了许多非法之徒趁虚而入。比如此前苏州警方办理的“舒立轻”特大假减肥药案,再如此次的事件,则都属于此列。

这些“禁药”成网红药的案例,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精准地避开“监管地带”。比如,他们先会起一个时尚的名字,如“左旋肉碱咖啡王”“巴西果蔬塑身压片糖果”等,听起来很有科技含量,然后再通过网络社交软件一对一私下分销、零售、支付、快递。整个过程直接避开了工商、食药监等监管环节,甚至连网购平台都没有用,直接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就完成了所有交易。若要对此监管到位,难度系数的确极高。

要避免“禁药”成网红药,必须多管齐下:一则,社交平台需要承担起一定的监管与过滤责任,不能任由个体发布违法信息;二则,监管部门也应创新监管方式,拓宽社交平台用户线索的举报等路径,将问题更好地发现在苗头阶段;三则,个体也应提升自我的觉悟,真想减肥也应到有资质的正规医院咨询,制定科学、合理的减肥方案,而不能盲目相信“减肥药”,很多事情,往往是“欲速则不达”。□龙敏飞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