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援疆干部慰问和田贫困儿童
500花友家门口打造胡同芬芳
多家名医院专家为儿童义诊
昌平1.7万家商户承诺管好“责任田”
石景山学生携名主播话“光荣梦想”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6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四街道工委扶持成立花友会(汇)
500花友家门口打造胡同芬芳

 

烈日下,贾平慢悠悠在胡同里“巡视”着。这个花池的花开得好不好,那边的是不是有点打蔫儿,他认真地观察着。

贾平是东城区东四街道居民,也是东四街道工委培育扶持的7个社区社会自治组织——花友会(汇)的成员之一。2017年,东四街道结合“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加大胡同绿化美化改造提升力度,按照“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科学护绿”的原则,在胡同绿化改造提升中,突出共建共享理念。花友会(汇)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不仅负责绿化美化公共空间环境,打造“福禄巷”“口袋公园”等微景观,还定期评选最美庭院、最美家庭,挖掘先进典型,培养居民的自治意识与自治能力。

走在东四三至八条,隔几步就可以看到规整的花池子,再隔几步可以看到鱼缸内睡莲下游弋的金鱼,再走几步一抬头葫芦架上爬满了应季植物。“金鱼就在胡同的鱼缸里游,一条都没有少,说明我们居民的素质已经非常高了。”东城区东四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志勇说。

贾平是退休后开始种花的,开始只是在家养。花友会(汇)成立后,他认养了几个花坛,春、夏、秋三季,普通的草花、月季、二月兰不断绽放,让胡同多了生机和绿色。冬天他就给花坛支上大棚,在里面种上菠菜,等到成熟街坊四邻都能吃上新鲜蔬菜。

根据花友们的需求,按照“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结合东城区社区教育115课程菜单,东四街道还聘请现代职业学校和国际职业教育的老师,对喜爱葫芦的花友们进行葫芦彩绘和美术基本功的培训。自2017年9月份开始,24次课有400余人次参与。“胡同里的福禄,葫芦上的东四”课程使花友们在葫芦上展现东四的文化。

从花友会(汇)成立到现在,胡同里越来越多的花坛被认养,种上了越来越多的小葫芦苗。在居民的照料下,葫芦架上已长出了小葫芦。每个花池子里,蝴蝶形的名牌上还写着“领养人”的名字。家住流水巷的安素云说,自己家已经在流水巷住了几代。以前家里老爷子就喜欢侍弄花草。后来,随着院里小房越盖越多,没了种植空间,街坊交流也少了,现在大家因为种花又重新热络起来。

东四街道以六条社区为试点,引导居民率先成立“六条社区胡同花园花友汇”,组织花友交流种植心得,并到密云的葫芦大观园参观、考察,听取葫芦种植讲座,学习种植经验。到郊区养殖基地选购苗木、花草种子、种植工具,发到志愿者手中,让居民变身为绿化胡同、美化环境的绿色志愿者。首批参与其中的绿色志愿者共有38人,负责对花木进行种植和日常养护,逐渐形成政府引导、居民参与、共治共建的良好氛围。

截至2017年7月底,“古槐居”“绿色人家”等7个“花友会(汇)”自治组织全部成立。在东城区园林局的大力支持下,在东四八条59号违建拆除后的空地上“留白增绿”,建设胡同绿地;在四条39号,拆除围墙后建设了“胡同游廊”“街心花园”;在流水巷内“见缝插绿”,进行垂直绿化,种植葫芦等绿植,建成一条特色鲜明的“福禄巷”。目前,花友会(汇)成员发展到500余人,辖区内花池230个,花架35个,摆放花箱100多个,胡同增绿1300多平方米,力图实现“藤蔓组合葫芦巷,盆栽花径月季苑”的胡同微景观。

下一步,东四街道将继续边整治、边绿化、边提升,恢复胡同原始肌理、提升胡同环境品质、真正实现静胡同新生态。在疏解、整治的过程中,通过居民自治组织来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恢复老北京胡同的风貌,促进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提高群众获得感。

□本报记者 边磊 文/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