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火眼金睛
丰台工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力促非公党建营商环境双提升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5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火眼金睛
巧辨真假手足口病
 

随着夏季的到来,已经到了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记者在广外医院儿科看到,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家长们带着宝宝前来咨询就诊。因为有好多疾病的症状都跟手足口病相似,所以许多家长分辨不出。到底什么是手足口病?家长日常该如何预防?请广外医院儿科医生贾慧为您做一下全面解答。

手足口病进入夏季高发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手、足、口、臀部斑丘疹、疱疹为主要特点,多伴有发热。好发年龄为6月龄到5岁之间,该病全年都可发病,在北方地区夏秋高发,但有逐渐提早的趋势。

手足口病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两种,多数为普通型,症状较轻。轻型的表现为急性发病,在口腔、手足处出现斑丘疹或疱疹,出疹时或出疹前可能会出现发热,大部分是低热,小于38.3度。口腔疱疹开始时为红色斑片,继而发展为周围绕红晕的水疱,在2-5天左右水疱破裂,形成浅的灰白-黄色基底,红斑围绕的溃疡,这时孩子会说咽喉疼痛或者拒绝吃东西。

重型表现为数个到数十个斑丘疹或疱疹,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等四个主要特点,在5天左右吸收,7-10天完全消失。除了手足口外,臀部也是皮疹的高发区,多表现为红色斑丘疹。

如果出现下面五种情况,宝宝就可能是重型手足口病,需要立刻去医院就诊。一是持续高烧(39度以上)两天以上,常规退热效果不佳;二是发烧伴随呕吐;三是明显精神萎靡不振、昏昏欲睡;四是手脚抽搐,或者身体无力,或者脖子僵硬;五是心率、呼吸异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齐。

少去公众场合 保持居家卫生

预防手足口病,大家牢记15字防病口诀:“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

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手足口病患儿接触,保持居家、教室等场所卫生,经常通风换气。

手足口病的高峰期,父母要为孩子做好一切防护措施,切勿大意。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病不舒服现象,请家长们及时带宝宝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真假“手足口病” 专家教您巧辨别

手足口病VS水痘

手足口病多是由肠道病中的柯萨奇16病毒引发,而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

区别点1:长“痘痘”的位置不同

手足口病的“痘痘”主要出现在口腔黏膜、手和脚部,同时伴随口咽或口腔溃疡症状。

区别点2:疹子不太一样

手足口病的疹子个小且颜色更红些,痒感不明显。在低热的同时,还有流涕、厌食、咽痛、腹痛等全身症状。口腔黏膜上的疱疹,大约1-3mm大小,疱破后即变成浅浅的糜烂、溃疡,灼痛感很明显;手心、足趾背面等易摩擦部位,出现的一般是红色斑丘疹或水疱,从几个至几十个不等。一般为7-10天。

水痘在发热的同时或是第二天,即可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痘疹,在几小时后,痘疹就变成明亮如水珠的疱疹,个头稍大且皮薄,有痒感。一般病情会持续1—2周。

区别点3:伴随症状不同

手足口病患儿一般有咽喉肿痛、因咽痛导致拒食的现象。水痘患儿没有这种现象。

手足口病VS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7天。该病又有“隐形手足口病”之称,容易与手足口病混淆。

区别点1:疱疹位置不一样

手足口病的孩子大多数先是嗓子里有疱疹,然后发展到手心、脚心,少数还会发展到手背、脚背。

疱疹性咽颊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

区别点2:疹子特征不同

手足口病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有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痛、不痒、不结痂。

疱疹性咽颊炎疱疹的初期是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

手足口病VS丘疹性荨麻疹

丘疹性荨麻疹是过敏性皮肤病,大部分是因为昆虫叮咬后出现水疱、丘疹等皮疹症状。

区别点1:水疱的特征不太一样

手足口病多为大米性状的椭圆形白色水疱,周围有红晕,看起来比较干瘪,不痒,多见于手指腹、手掌心、脚掌心、口腔等部位。

丘疹性荨麻疹的水疱呈皮肤色或淡红色或淡褐色,大小不等,摸起来较硬,周围无红晕,患儿多会剧烈瘙痒,可群集或散布,多见于胸背和四肢。

区别点2:伴随症状不同

手足口病多不发痒,一般不会过度影响宝宝睡眠。

丘疹性荨麻疹往往伴随剧痒,以夜间尤为明显,严重影响宝宝睡眠。

□本报记者 陈曦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