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被称为“儿童最亲密的伙伴”,对于儿童的智力发育和身心健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一些存在着安全隐患的危险玩具,却成为导致儿童意外伤害、威胁儿童健康的“杀手”。“六一”儿童节将至,为引导家长正确选购玩具,使孩子们过一个安全健康的童年,中消协通过邀请专家对常见的“危险玩具”造成的伤害进行分析和梳理,提醒大家远离“危险玩具”。
警示
1
小心儿童吞服
易脱落小零件
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些不合格玩具中易脱落的扣子、弹珠等小饰物、小配件,容易被幼小的儿童吞食或塞入鼻孔,造成吞食异物和窒息的风险。如果是带有磁性材料的小零件,一旦被误食,还会带来进一步的伤害。
今年初,欧盟曾对中国产某品牌磁性玩具发出消费者警告,该磁铁玩具中含有磁性小零件或小球,如果儿童误吞或吸入,有可能造成窒息。国内外均发生多起类似的伤害事故。据专家介绍,如果儿童吞食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强力磁铁,或者吞食强力磁铁和其它铁磁性物体,磁铁会在消化系统中与另一个磁铁吸附,并对肠壁产生压力,可能引起肠胃穿孔或肠梗阻,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除了容易脱落的小零件,一些劣质玩具的表面有金属锋利的边缘、突出的尖点、粗糙的毛边等突出物,或玩具结构易碎,形成尖利的小零件,非常容易刺伤儿童,家长在选购时也不能忽视。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信息,一种叫指尖陀螺的产品被发现当作儿童玩具玩耍。经测试表明,部分指尖陀螺不符合要求,具有可触及的尖利边缘和锐利尖端,可能造成身体划伤、扎伤等伤害。
警示
2
劣质材料的玩具
存在健康隐患
电动的、会跑的、毛绒绒的……街边夜市、小市场里,各式各样的玩具常常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家长们也乐得花个十元二十元的,哄孩子高兴,反正玩了几天又要扔掉了。殊不知,这些劣质玩具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健康隐患。前不久被曝光的“水晶泥”,许多学校周边的小商店都有售,因色彩鲜艳、价格低廉很受小学生喜爱。其中有的含有超过一定限量的硼砂,经过孩子的口腔、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可能会发生慢性中毒,造成安全隐患。
为此中消协提醒,劣质玩具的原材料含有铅、汞等有毒物质。它们大都用没经过检验的再生塑料制成,有些还有刺鼻的气味,这就是甲醛超标在作怪。同时,一些不合格的玩具表面喷漆附着力很低,经常掉漆,而小孩又喜欢舔、咬玩具,经常接触会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 存在化学污染的危险玩具,常见的有使用未经消毒的废旧材料做填充物的毛绒玩具、色彩鲜艳的彩泥、劣质塑料制作的玩偶等,其卫生状况和化学有害物质迁移,都对儿童健康造成潜在危险。
警示
3
非玩具产品误当玩具
隐藏极大危险
小孩子天然爱动,会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当做玩具使用,这类不当使用,隐藏了极大的危险。比如儿童误玩“激光笔”导致视力损失,就是典型的例子。还有一类典型的误玩案例是家庭中常见的水精灵,又称海洋宝宝。它是一种圆珠形吸水树脂,由于其形状、颜色的缘故,可能被儿童误认为食物,导致误吞或吸入。水精灵进入呼吸道后吸水膨胀,可能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进入消化道后吸水膨胀,会导致肠梗阻、肠管扩张,可能会继发感染、肠坏死,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另外,需要提醒家长们的是:不按照玩具适用年龄购买和使用玩具,也容易导致危险发生。GB 6675-2014《玩具安全 第1部分:基本规范》对14岁以下儿童适用玩具的标识和说明进行了强制性规定,要求对玩具使用要求、使用年龄等做出明显的标识和说明,违反适用年龄限制,可能会给孩子的安全造成威胁。
中消协提醒:
选购玩具5注意
坚决不购买无厂名、厂址、3C认证标志的玩具。尽量通过大型商场和信誉良好的商家选购玩具,不要选购小商品市场、集贸市场、网店的“三无”产品。
谨慎购买可能存在易脱落小零件的玩具。避免购买零件易散落、存在磁性小零件、尖锐金属边缘等产品。
增强安全意识防患未然。许多儿童意外伤害往往源于监护人的疏忽,对3岁以下的幼儿应当格外警惕误食异物和窒息的风险,避免给孩子玩耍不适合孩子年龄段的玩具。
发生意外伤害及时就医。监护人发现儿童误吞或吸入磁性小零件,或者儿童出现突发性的腹痛、呕吐及腹泻等疑似吞食磁性小零件的临床症状,应立即送医进行救治。
索取并保存维权凭证,发生玩具伤害事故应当报告。我国已实行玩具召回制度,建议消费者发现玩具安全风险或发生伤害事故,积极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反映,防止危害扩大。
□本报记者 包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