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司机,这样做是不行的。你看,这钢丝绳已有不少毛刺、断丝,说不准啥时候就断了,必须更换后才可作业!”在中铁十六局轨道公司昆明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五工区工地上,机修工潘军一声断喝,龙门吊司机只得停下来,说了一句:“我想着龙门吊每天检不检查也就那样,应该没什么事。”
潘军制止龙门吊司机启动后,马上去材料室取钢丝绳,然后与师父李兵、再叫上几个农民工一起更换了钢丝绳,试吊没问题后才允许正式作业。
这就是工地干机修一行的职责——定期巡检、随叫随修,确保机械设备正常作业,保障施工进度和安全。对参加工作7年的李兵来说,这样的情况已司空见惯;而潘军,尽管刚毕业不到一年,但也已经适应。就如他说的:“一开始觉得脏乱累,有点吃不消,但想想师父和身边其他一些同事,每天加班加点、没有一件工作服不沾油污,也就习惯了。”现在,师徒俩一心就想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去年年底的一天,风特别大,再加上天空下着毛毛雨,原本寒冷的天气更让人撑不住。龙门吊司机听到小车行走时有异常声响,便电话告知师徒俩。经检查发现,原来是龙门吊最上面小车的行走轮轴承和油封盖已经破损,致使小车无法行驶才发出不一样的声响。这可给他们出了难题,毕竟换个轮子容易,关键是怎么把坏掉的轮子卸到地面、再怎么把新轮子安装上去,毕竟上下10多米高,100多公斤的轮子靠人抬上抬下是不现实的。
思索了半个来小时,李兵想出一个办法:在龙门吊上面焊一个吊点,把龙门吊上的定滑轮挂在吊点上,然后把一根吊装用的钢丝绳穿过滑轮,一端拴在行走轮上,一端拴在装载机上,随着装载机的前进、后退,轮子就可以自由上升或下降。这样一来,新轮子顺利安装,还给项目部节约了一辆吊车的台班费。
平时,这样的事还不少。虽然各个劳务队都配有自己的机修人员,但有一些事他们还是搞不定或者嫌麻烦不愿做。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师徒俩不慌不忙,细细研讨,查看各种资料,最后都能圆满完成任务。也正因如此,师徒俩在农民工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在项目部也多次获得好评。
在机械维修方面,创新没有止境。近年来,李兵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带着徒弟潘军推出了特色“防溜车装置”,即在电瓶车前端安装一个铁爪子和一个气缸,构成一个系统。每当电瓶车有溜车迹象时,立马手动打开操作室内控制气缸的气阀,此时,气缸的杆就伸出来,爪子也就自然落地,紧抓轨枕,大大减少了溜车事故的发生。
小小的材料室也是机械维修的一片天地。为了迅速寻找到所需的零器件,了解其存货量,师徒俩还给各种零器件设置了二维码。平时需要什么,在哪个位置,是否需要进货,等等,二维码一扫便知,综合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本报记者 马超/文 通讯员 曾丽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