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博物馆,喜欢博物馆里的文物以及文物背后的故事,更喜欢、赞叹这些文物背后蕴藏的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首都博物馆保护科技与传统技艺研究部员工邵芳说。
邵芳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此前,她在地质系统工作,在实验室负责化学分析。2004年,首都博物馆新馆落成,为了提升科研层次,首博决定在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组建实验室,也就是建立一个真正的“文物医院”,身具地质专业特长的邵芳来到了首都博物馆工作。
“我们当时来的很多人都是纯粹的理科背景,为了让我对文物多一些了解,当时的老馆长就安排我到各个修复组去见习。”邵芳回忆说,“我首先到了青铜组,当时分给了我一件三羊罍。这件文物其实非常完整,而我需要做的工作就是除尘保护,比较简单,但因为是一件一级文物,我既感到紧张,又有点兴奋,所以都激动得手有点发抖。”
邵芳坦言,虽然是“半路出家”,但因为爱人从事考古工作,她也曾经到考古发掘现场观摩学习,所以对文物不算陌生,但是当一件如此重要的文物交到她手里,责任感和庄严感油然而生,自己暗想,如果自己工作的不好,就愧对祖先的遗产,愧对领导的信任,愧对新首博了。
文物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历史遗存,文物的文化内涵极其厚重。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目的是使文物“永葆青春”,因此其意义重大。文物检测分析研究是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依据和基础,邵芳所从事就是这一工作。这项工作可以说是既光荣又重要。
“不熟悉我们工作的人会认为,我以前的专业学习和工作经历跟文物保护不搭边,但实际上,我所学的专业重点恰恰是岩矿地球化学,在博物馆工作,我完全可以发挥专业优势,更深层次地了解文物材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腐蚀机理,给予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强有力支持。”邵芳解释道。
2008年,邵芳参与了首博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实验室的建设,凭借着良好的理科背景和地质学基础,在加上勤学苦思,在很短的时间内,邵芳就熟练掌握了一系列大型仪器的操作和数据分析工作。2015年到2016年,首博保护科技与传统技艺研究部开展了“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中国古玉鉴定研究”这一课题。邵芳和同事们使用三维视频显微镜、X射线荧光分析仪、激光拉曼光谱仪等仪器对馆内以及来馆展出的200余件玉器进行无损鉴定,以确定玉器的制作工艺、成分和结构等。
邵芳说,“以前的检测分析都是有损的,我们只能使用一些玉器文物的残片来分析研究,所以比较完整的玉器,我们就不能做了。也正因为无法做无损的分析检测,导致了一些错误,比如有的‘美玉’,按照现在的界定,其实就是石英或者玻璃,经过我们的鉴定研究,才验明真身。”
近些年,文物保护理念不再是文物腐蚀之后的修复,而是从营造合适的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角度对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这也是邵芳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不同文物,材质不一样,不同的材质需要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就拿相对湿度来说,青铜器最适宜的湿度是35%左右,而纺织品、纸质文物就是50%—60%。2010年左右,保护科技与传统技艺研究部跟厂家合作研发了环境温湿度无线监控系统,应用在库房、展厅等位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比如说,监控仪表的布置点不尽合理,目前我们正在完善系统软硬设施设备,同时,我们还适时跟进最新的文物保护理念,比如,准备将有害气体、PM2.5等方面的监测都加进去。”邵芳表示。
“我们要努力使文物处于一个稳定、洁净的安全生存环境(之中)。”邵芳说,“就拿文物库房来说,库房的结构布局、安防消防、采暖通风、温湿度等都有明确要求。对于展厅中文物存放的小环境,也会以专门的设备控制温湿度、光照和灰尘等。”
□本报记者 陈曦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