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精心呵护 助文物重放光彩
16年抢救性发掘文物 练就“透物见人”
潜伏在文博圈的技能高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5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16年抢救性发掘文物 练就“透物见人”

刘乃涛
市文物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
■密码:
见微知著,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算起来,2002年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刘乃涛已经在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工作16年时间了,如今任职文物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考古工作很神奇,通过地下发掘的某件器物,就能分析出历史上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技术,甚至社会制度等等。”说起自己的工作,刘乃涛滔滔不绝。他告诉记者,对于这种“透物见人”的本领,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就的。

考古是一门实践的科学,考古的方法和规则必须从野外工作的实践中掌握和实践,所以对于一名考古工作者来说,常年野外作业自然是家常便饭。刘乃涛说,工作状态有些苦闷,但人类对于过去历史有着天然的好奇心,“考古工作就是以它的严谨性和系统性,来追寻古代遗存的蛛丝马迹,将它复原成古代历史图景,这个考古发现、探索的过程本身就充满着乐趣。”

刘乃涛向记者讲述了他主持参与的延庆大庄科矿冶遗址考古工作的故事,那是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大庄科矿冶遗址是一处辽代冶铁遗址,2011年由当地村民发现的,接到上报信息后,我们很快就开始了发掘工作。”刘乃涛还清晰地记得一层层揭开古迹面纱的过程。都说考古工作是沉闷枯燥的,但对于刘乃涛来说,每一天的新发现都充满惊喜。“就拿现场发现的一个黑色炉渣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它的形态、结构等,分析出当时的冶炼水平;可以通过炉渣成分,分析出这是一处冶铁工厂。”刘乃涛说。掀开大庄科100多平方公里矿冶遗址的神秘面纱用了四年的时间。直到2014年,基础考古工作才全面完成。

“如今,该项目的考古调查工作还在进行,对未知历史的探索,我们从未停止。”刘乃涛说,类似延庆大庄科矿冶遗址考古工作这样具有重大价值的项目并不常见,他们大多数工作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进行抢救性考古,在北京各大建筑工地正式作业前,开展探勘发掘工作,刘乃涛现在所负责的就是北京东部地区的基建考古工作。“这是一场与挖掘机‘赛跑’的考古任务。”刘乃涛告诉记者,大多数工程建设前的考古工作都是争分夺秒的,既要扎实做好文物发掘和保护,又不能影响工程进度。

据统计,仅仅在去年,刘乃涛带领团队就配合各类基本建设工程开展考古调查勘探82项,勘探总面积1087万平方米,出土文物共计4190件(套)。“这些数字背后,是我们的考古工作者一年四季扎根在工地上,扎根于田野中,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的成果。”刘乃涛把这些古代遗迹称为“地书”,他们用“见微知著、透物见人”的本领,替古人说话,帮助人们了解历史,认识历史。

考古人的肩上担负着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重任,但历史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全民的事业,他期待更多的人投身到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来,他也将坚守在考古工作第一线,实现职业追求的同时,承担起文化遗产守护的职责。

□本报记者 王路曼 文/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