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给教育注入爱与希望
把员工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儿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4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教育注入爱与希望
——记密云区第三中学教师朱静珍
 

这是第二次采访朱静珍老师,迎面走来,亲切而又熟悉。走在密云区第三中学的校园里,不时有学生前来与她打招呼,朱静珍总是笑着回应,“教书育人33年,我真心热爱我的职业,也享受与学生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多年来,朱静珍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把爱和希望注入到教育工作当中来。而她在学生眼中,是值得信任、可爱又可敬的“朱妈妈”。今年她获得了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荣誉称号。

关注学生的特殊状态

用爱走进孩子们的心里

朱静珍现在带的班是初中二年级,全班共有41名学生,“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和性格都各不相同,所以对每个学生的教学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朱静珍告诉记者,从初一接手这个班级开始,她就努力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了解学生背后的家庭生活,然后因材施教。

“跟往年一样,每个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关注的孩子。”丁萍萍(化名)是一个不太爱说话的女孩子,性格内向,存在感不强。朱静珍回忆,在初二的第一学期,丁萍萍突然对她说,自己患上了“中度抑郁症”。而在此前,朱静珍已经察觉到了学生的异常情绪。

得知学生患病,朱静珍第一时间联系了家长,确认后就开始翻阅各种心理学书籍。“多年的教育经验,让我积累了很多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面对萍萍的心理问题,我开始有意识地多与她接触,帮助她改善心理状态。”朱静珍说,通过了解,她发现丁萍萍的病因在于长期学习压力过大,没有信心造成的。

为了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朱静珍主动与丁萍萍聊天,关注她、关心她;并利用晚上下班后,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为丁萍萍辅导功课;同时,安排丁萍萍座位附近的同学,主动帮助她学习。

聊天中,朱静珍还发现丁萍萍喜欢篮球运动,三分球投篮又准又漂亮。于是,通过私人关系,朱静珍安排丁萍萍去密云最好的高中女篮队参与学习和训练,让丁萍萍的信心迅速树立起来。“有了信心,多了沟通,丁萍萍开始变得爱笑了。”朱静珍说,一个学期过去,孩子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人也开朗了很多。

“沟通是心和心最直接的桥梁,只要老师用爱去对待每一个孩子,他们都会给予老师最强大的信任。”朱静珍说,“用心去爱学生,孩子们可以感受到的。”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和孩子们相处像朋友

每个班里都会有几个“淘气”的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性格张扬,但在朱静珍眼中,他们绝不是坏孩子。转校生王明(化名)就是一名性格固执又爱捣乱的学生,刚进入新集体的时候,各种敌对情绪非常膨胀,上课玩手机,放学不写作业,绝对算得上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为了帮助王明快速融入新环境,朱静珍可没少花功夫,“各种聊天交流,软硬兼施地教育,终于撬开了这个孩子的心房。”朱静珍说,王明自尊心很强,他的敌对情绪源于不自信。而他的懒散自由,是因为长期没有规矩感造成的。

于是朱静珍在帮助该学生辅导学习的同时,主动跟学生“立规矩”。“要尊敬父母,尊重师长,要懂得什么是明令禁止,学会接受惩罚等等。”面对这些规矩,王明没有太多的逆反心理,反而愿意接受和遵守。

“我跟学生们的相处更像朋友,在树立威严的同时,更要平等地对待他们。”朱静珍常常跟学生开玩笑,“再气我,我就不管你了。”对此,王明总会撒娇般地表示,“您是我的朱妈妈,您要是不管我,我就抱着您的大腿不放手。”

这样的对话常让朱静珍觉得很快乐,也很幸福。“我很享受现在的教学工作,跟学生在一起总有很多欣慰和感动。”朱静珍说,如今,王明的学习成绩也在慢慢提高,也戒掉了身上很多以往的坏习惯,慢慢融入到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新集体中。

对于孩子的变化,为人父母感受最为深刻,“家长常常会发信息给我,说起孩子的变化,总是充满感激之情,但他们最应该为孩子感到骄傲。因为不论如何,孩子在一天天长大。”朱静珍笑着说。

坚持“立德树人”

做学生健康成长引路人

今年52岁的朱静珍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3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她总结了无数教育经验和心得。“在我看来,每一位老师都应该重视教学理念,做到先教育后教学,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朱静珍眼中的健康成长,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优异,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健全的品格和能力。

朱静珍主张重视感恩教育,让每一位学生懂得先学做人,再学习。她在班里安排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家庭故事,感恩父母的养育,感谢朋友的互助,让学生在交流中懂得感恩,学会报答。同时,创新教学方式,在假期中给学生留“创新作业”。

朱静珍解释说,“创新作业是跟家庭生活有关的内容,比如安排学生在假期中帮助父母做家务。这样的作业并没有强制验收,但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完成,用手机拍照记录劳动的瞬间,分享到班级微信群内。”

朱静珍每天都会安排时间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她认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有的家长说,我不仅在教学生健康成长,也在教家长如何当好父母。”朱静珍觉得,父母是在跟孩子一同成长。

单亲家庭学生李阳(化名)性格暴躁,动不动就爱发脾气,对父亲有很强的对立情绪。“经过了解我发现,严厉是父子之间最常见的形态,没有温柔细语,没有亲昵的沟通,才造成了孩子不健康的性格导向。”为此,朱静珍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尝试转变家长的教育方式,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来引导孩子的成长。

或许在别人眼中,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但在朱静珍眼中,这份事业是快乐的。在她看来,自己只不过是千万个优秀教师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优秀的教师值得学习,即便是30多年的教龄,也需要不断成长和进步。”

朱静珍常说:“不要总是埋头干活,要学会抬头看路。方向对了,仰望的天空便是一片晴朗。”人民教师就是一份播撒阳光、播撒爱的职业。朱静珍和身边无数位兢兢业业扎根教育一线的老师,默默耕耘和奉献着,为的就是守护更多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报记者 王路曼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