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14年调解劳动纠纷4000余件
全方位就业服务为毕业生护航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8年4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方位就业服务为毕业生护航

王佳林
市人社局大中专毕业就业处副处长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今年是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中专毕业就业处副处长王佳林从事高校毕业就业创业工作的第6年,在过去的2000多个日子中,这位人社局的“老兵”深深地感受到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性。“这个工作看似关注的个体是大学生,其实背后联系着一个个家庭,还有社会的稳定。”王佳林感叹道。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在推进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中,王佳林始终谨记自己身上担负的沉甸甸的责任。制定相关政策是王佳林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个过程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如何才能让政策更符合高校毕业生群体?怎么才能让政策的针对性更强?一连串的问题摆在王佳林的面前。“没有其他捷径,必须走到大学生身旁,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让政策做到精准对接。”在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过程中,王佳林带头调查研究,带头推进各项工作。他和同事们一起走进企业、走进各区人力社保部门、走进本市的多所高校,用脚、用嘴、用笔收集着各方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需求。

去年,王佳林负责制定《北京市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从4月到9月这5个月的时间里,他和同事们同30个部门对接、协调,经过多次的调研、磋商和汇总,最终完成了这个《意见》的制定,构建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和发展的长效机制。

今年,本市又制定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求职创业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范围。这背后也是王佳林和同事的辛苦付出。

不仅如此,王佳林牵头制定并组织实施《北京市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方案》,努力构建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以来,累计有2.83万名大学生在京开办了创业实体;切实解决大学生创业难题,制定了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为在校大学生或休学创业的毕业生提供人才支持。

6年来,王佳林牵头和参与制定的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就有十余个。大家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收获,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为了促进北京市地区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王佳林和同事除去完善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还深入开展促就业服务。组织开展毕业生就业服务月、五月的大学生村官双选会、七八月的暑期招聘月、十二月的毕业研究生专场招聘会、网络招聘周等服务活动……细数有关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基本做到全年不间断。

与教委和高校中的就业部门研究协商,有针对性的组织用人单位进入校园招聘,分析不同高校特点组织招聘会,和高校老师一起开展座谈会了解需求……一场场招聘会的背后,王佳林和同事们也默默做着大量的准备工作。他们将政策、岗位、信息、指导、培训,这五项服务送进一所所校园。

不仅如此,王佳林还和同事们组织开展“职业规划师、创业指导师”进校园系列活动。办好《好工作——毕业生就业服务专刊》及微信公众号,惠及北京地区近40所高校的毕业生。为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还先后建设了大学生村官网上报名系统、人力资源市场频道毕业生就业板块、国有企业岗位信息公示模块等,推进毕业生信息库和就业岗位信息库建设,为毕业生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王佳林和同事们还组织实施“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和大学生创业板”建设。在全国范围率先开启“进口有政府服务、出口有市场承接”的大学生创业服务新模式。深入北京地区高校广泛动员大学生创业企业登录大创板,在板展示企业34家,注册资本超过1.7亿元,累计为5000余人次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政策、投融资对接、人事人才等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王佳林这样总结自己从事的工作,“我要做的就是用精益求精和高度负责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的来推进,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顺利的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在职业之路上顺畅的走下去。”

□本报记者 盛丽 文/摄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