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晶) 昨天,北京市集中发布了《关于优化人才服务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这是本市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提升人才发展环境,在人才的引进、评价、激励、流动、培养、服务保障等重要环节进行的突破和创新。
据悉,凡是符合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方向并达到一定条件的科技创新人才、文化创意人才、金融管理人才、专利发明者和本市紧缺急需的自由职业者,均可申请引进北京。同时,本市进一步加大人才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完善在京人才工作生活保障服务措施,真正实现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
记者了解到,本市将开通“绿色通道”,为“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海聚工程”、“高创计划”、“高聚工程”等国家和本市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专家、重要科技奖项获奖人直接办理引进,最快5个工作日办理完成引进手续。
突出“以才荐才”,在京承担国家和本市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和工程等任务或进行其他重要科技创新的优秀杰出人才,近3年获得股权类现金融资1.5亿元及以上的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创业团队领衔人或核心合伙人,可以为团队成员推荐申请人才引进。
运用市场评价,人才引进政策向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倾斜。近3年投资高精尖产业达到一定规模的人才,高速发展的文化创意企业的骨干人才,每年应税收入达到一定标准的人才等等,都可申请办理引进。本市紧缺急需的自由职业者,也可按规定和程序申请人才引进。
与此同时,为更好地为人才松绑放行,解除后顾之忧,人才引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三城一区”引进的可放宽至50周岁,个人能力、业绩和贡献特别突出的可进一步放宽年龄限制。引进人才无产权房屋的,可在聘用单位的集体户或聘用单位所在区人才公共服务机构的集体户办理落户。引进人才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调随迁。
另外,本市人才评价将实现多元化,改变职称逐级晋升模式,在全市推广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优秀人才可直接申报工程技术或科学研究系列正高级职称。在市属高校和北京农林科学院、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市属科研院所、生命科学研究所等新型研发机构下放职称评审权,由创新主体自主评价使用人才。打破国籍、户籍、体制等制约,建立健全各类人才职称申报渠道。结合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需要,增设创意设计、科学传播、人工智能、技术经纪等新业态的职称专业。
相关新闻
国网北京电力优化营商环境
小微企业报装接电不用跑腿花钱了
本报讯(记者 张江艳)小微企业报装接电不用跑腿、不用审批、不用花钱……为贯彻国家放管服改革精神,积极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自2月8日正式启动小微企业报装接电“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专项服务行动,全力精简流程环节,加快接电速度,降低接电成本,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专项服务行动主要包括“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项重点举措。首先是电力工作人员主动服务,让客户实现零上门。客户可通过手机、95598热线电话、“掌上电力”APP等多渠道提出用电需求,电力公司委派专人负责现场勘查及工程实施,无需客户往返营业厅,实现低压报装接电一次申请、专人服务,一份合同、限时办理,解决小微企业电力专业人员缺乏问题。
为节约报装接电时间,电力公司为客户精简手续,实现零审批。由电力公司一次性收取所有报装资料,已有客户资料证件尚在有效期内,无需客户再次提供材料办理审批手续。同时简化了报装资料种类及数量,取消了小微企业内部工程图纸审核及中间检查等环节,制定低压非居民三个环节平均30个工作日内完成的报装标准,压缩了接电时间,解决小微企业报装时间成本高的问题。
此外,用电容量160千瓦及以下的客户采用低压供电,低压项目的表箱以上电力设施设备全额由电力公司投资,节约了用电客户建设成本,实现零投资供电。
过去,小微企业报装接电服务过程中,存在着电力专业人员缺乏、成本承受力差、自身用电管理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此次“三零”服务行动实施后,客户办电环节由原来的6个减少到3个,如果具备直接接电条件的低压客户,只需要2个环节、3个工作日。
“过去我们办理接电手续至少要往返营业厅两三次,现在在手机上就可以办理,不用再跑营业厅了,手续也简化了,接电时间还缩短了不少。最重要的是前期建设费用降低了,后期的维护费用没有了,对我们来讲,这项服务是切切实实的受益。”位于朝阳区的北京盛世雅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燕平说。
按照2017年客户报装接电户数测算,低压接电电力公司投资到表新举措,可累计为客户节省外电源投资约12亿元,减少客户10千伏变压器和线路的维护资金约1.5亿元。
据了解,自服务推出以来,截至目前,国网北京电力已为全市16个区的888户低压用户提供报装接电新服务,平均接电时长3个工作日,接电总容量约1.04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