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做公益成为全家的自觉
孝悌筑和谐 小爱化大爱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8年3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孝悌筑和谐 小爱化大爱

和谐家庭
孔繁燕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
 

幸福是什么?让一千个人来回答会有一千种答案。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孔繁燕眼里,“幸福与地位的高低、金钱的多少、房子的大小、容颜的美丑等都无关系,它主要决定于一个人的内心修炼,决定于一个人的精神高度,幸福就是有个家,家就像温馨的港湾,给忙碌的我们舒适的拥抱。”

孔繁燕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她与丈夫郝香才都在高校工作。在工作中,他们互相支持、互相勉励。在社会、家庭生活中,也是力争做好自己的角色,做孩子眼中的好父母,做爸爸妈妈的好女儿、好女婿。

孔繁燕夫妇除了要上班教学、照顾女儿之外,还要照顾一双身体残疾的父母。孔繁燕的母亲患脑出血瘫痪已有21年,期间又犯了两次脑梗,并做了两次股骨轴置换术,常年卧床不起。为了使母亲不得褥疮,孔繁燕和丈夫几乎没有睡过成宿的囫囵觉,两小时要给母亲翻一次身,频繁地接大小便,还要经常给母亲擦洗身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不管上班多累,孔繁燕与丈夫每天晚上必须给母亲按摩全身的各个关节和肌肉,促进血液流通,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孔繁燕的母亲由于小脑萎缩严重,时常上吐下泻到床上和屋子里,她和丈夫经常在半夜里就要起来为母亲更换被罩、床单,洗涮污脏了的衣服。“只要我和丈夫郝香才在父母身边,就绝不让父母受任何委屈,只要我们在家里时,污物是绝对不会粘在父母身上的。”

就这样日复一日,孔繁燕与爱人照顾父母亲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微笑鼓励他们,细心呵护他们。在孔繁燕和丈夫孝亲尊老的耳濡目染下,孔繁燕的女儿回家第一项任务就是主动为姥姥、姥爷倒尿盆。她的女儿说:“姥姥、姥爷的事就是我们全家人的事。”

很快孔繁燕孝敬父母的好品德好表率被街坊四邻所熟知,孔繁燕和丈夫的口碑在社区中传为美谈。2015年孔繁燕被评为“北京市级孝星”“孝敬老人好典范”。2016年丈夫郝香才被评为北京市西城区区域党员之星。2016年孔繁燕的家庭被评为“北京市西城区最美家庭”。2017年“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北京市总工会授予孔繁燕“榜样家庭”称号。

面对这些荣誉,孔繁燕与爱人没有“原地踏步”。为了让爱从家扩展到社会,他们夫妻俩还做起了公益事业,他们与“全国最美乡村教师”潘立华老师结对子。还带着女儿一起来到安徽歙县上丰中心学校吴家坦教学点,看望那里的学生及村民,通过捐款、购买书籍和教学用品、捐赠衣物等方式,支持着乡村教育的发展。“父母经常教育我们,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孔繁燕说,我和丈夫都是人民教师,必须有足够的奉献精神和担当意识。孔繁燕的丈夫郝香才是北京教育学院的副教授,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发起了“全国学校公益巡演独唱音乐会与公益声乐讲座”“全国音乐院校声乐教育现状与师德的研究”与“一路公益一路歌·大爱在行动”等系列活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郝香才已在10所全国高校成功举办了公益巡演及公益讲座。这些公益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多家媒体的宣传与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正是因为对家人、对他人的大爱,使我们全家人拧成了一股绳,共同挥洒着爱的种子,收获着甜蜜的幸福。尽管历经风雨,但是我们相互扶持,成就了我们这朵永不凋零的‘家庭的幸福之花’。”孔繁燕道出了“和谐家庭”的奥秘所在。“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我们收获了许多幸福和温暖,全家五口人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所以我与爱人要经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才会幸福和谐。”

□本报记者 闫长禄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