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做公益成为全家的自觉
孝悌筑和谐 小爱化大爱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3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公益成为全家的自觉

公益家庭
唐家意
一家教育集团职工
 

唐家意是一家教育集团的职工。父亲给她取这个名字,是希望她做一个“让国家满意”的人,今年40岁的她笑言,“让整个国家都对我满意太难了,但是我争取做一个让‘家庭’满意的人。”在唐家意心中,这个“家庭”的成员可不仅仅是自己的丈夫温华平和年仅1岁3个月的小女儿,还包括顺义太阳村中几十个孩子。

“整整17年啦,村里很多孩子都是我看着长起来的,在我心里,他们就是我的孩子。”17年前,才23岁的唐家意从合租的室友那里知道了太阳村的存在,她拉着丈夫一起参加了一次村里的公益活动,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她说,在一些生活琐事上她会和丈夫产生分歧,但是在做公益这件事上,两个人从来没有过分歧。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里,唐家意和丈夫又没回老家过年,他们牺牲了自己和家人团聚的机会,让村里的孩子到家里过了一个好年,其中就包括两个9岁的孩子。这两个孩子分别在半个月大和一个月大的时候被拐卖,被警察解救下来后,因为患病,被福利院拒收,一直留在太阳村中。期间,经多方尝试,始终没有找到孩子的亲生父母。随着他们渐渐长大,他们发现了自己和周围的小朋友不太一样。太阳村里多是服刑人员子女,别的小朋友在探监时能够见到自己的父母,可是他们却不能。“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不是被判了死刑?”孩子的话像针一样扎在唐家意心上。

“这两个孩子太可怜了,所以从他们5岁那年起,我们每年都会把他们接到自己家里来过年,让他们也体会一下有爸爸妈妈关爱的感觉。最开始,我们不回老家过年,家里的亲戚都不能理解,现在我们会给家里人发视频,当他们看到孩子们快乐无比的笑容时,也渐渐认可了我们的选择。”唐家意说,不光是这两个孩子,还有很多太阳村的孩子会来她家过春节,最多的时候有十来个。今年,她家里一共来了5个孩子,最大的已经25岁了,“17年前,那个孩子才8岁,我是看着他长起来的,在家里,我是最小的,没有弟弟妹妹,我就让这个孩子管我叫姐姐,我把他当成我自己的亲弟弟看待。”

不仅如此,唐家意和丈夫还会给孩子们发红包,过春节会发,期末考试取得了好成绩也会发,甚至连孩子们在考试中比上一次提高了2分,他们也会给孩子们发红包作为奖励,“我想让他们知道,有人在关心着他们,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能得到相应的鼓励。”唐家意和丈夫的细心举动换来了孩子们对他们的无比信赖,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唐妈妈”和“小温叔叔”。

很多人好奇:做了这么多年公益,他们夫妇二人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她却说,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在“坚持”,她还跟别人打趣道,上班有烦的时候,但是做公益她从来没有感觉烦过,这件事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让她做都不行,特别是有了女儿以后,她感觉爱得到了传递。在女儿三个月大的时候,唐家意便把她带到了太阳村里,“村里的孩子争着帮我照顾孩子,有的推婴儿车,有的帮她穿鞋,他们从被照顾的人变成了照顾别人的人,这让我感觉特别欣慰,我觉得正是因为有志愿者给过他们关爱,才会让他们变成心中充满爱的孩子。”唐家意说,今后,她会和丈夫一起,带着孩子坚持做公益,把爱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 张晶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