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山区农村环境倍儿有面儿
义务捡拾垃圾的“环保奶奶”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8年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义务捡拾垃圾的“环保奶奶”
——记延庆区张山营镇小河屯村村民贺玉凤
 

贺玉凤是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镇小河屯村村民,她坚持在妫河两岸义务捡拾垃圾有20余年,成为远近闻名的“环保奶奶”。贺玉凤说自己被提升为“环保奶奶”是后来的事儿,因为近年来大家都有了环保理念。最初那些年,她被称作“垃圾奶奶”。

时光要追溯到1996年。一天,贺玉凤沿妫河沿岸遛弯,无意中看见路边有不少空塑料瓶。“当时就觉得不美观,挺好的环境被垃圾破坏了,我就把它们捡了起来。”连她自己都没想到,不知不觉,这一捡就是21年,仅塑料瓶就有30多万个。

刚开始,贺玉凤只是遛弯的时候顺便捡垃圾。但是她发现只要两天不去捡,地上和河里的垃圾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到了夏天,很多人去烧烤,垃圾量也会翻倍。于是,只要有时间,她每天要去捡两三次垃圾。夏天,贺玉凤通常凌晨4点就出家门,到了冬天她大约7点出发。

贺玉凤的行为常被人叫做“捡破烂的”,对此她已经听习惯了,但有几次经历也让她感到很委屈。一次,有人在河边边钓鱼边喝饮料,还随手就把空瓶扔到河里。于是,贺玉凤上前劝说。没想到,对方张口就是污言秽语。“最委屈的是掉河里那次。”贺玉凤回忆,岸上的垃圾比较容易处理,但是看着河里的垃圾只能干着急,有一次她拿着棍子去捞河里的垃圾,却一不小心滑到河里,裤子全湿了。

回到家后,她老伴又气又心疼:“我说不让你捡,你非要捡,没淹死就算便宜了。”贺玉凤忍住委屈去做早饭,饭做好了,老伴也做好了一个工具。“再捡河里的垃圾就用这个吧!”接过老伴亲手做的工具,她很感动。

贺玉凤的“痴心”也打动了家里所有的人,她的儿子儿媳和孙子早就加入她的环保“阵营”了。贺玉凤的大孙子早在6岁时就成为东城区最小的志愿者。近两年,贺玉凤还组织了一支环保志愿服务队——“夕阳传递”。队员中最年幼的是自己的小孙子,而最年长的也有七十多岁,队员中还有英语特长志愿者。

大家会在妫河两岸、各大景区开展志愿环保活动。为了联系方便,贺玉凤准备了一个电话本,记下队员的电话号码,有活动就通知。“现在有一百多人跟我一块捡垃圾。”贺玉凤说。

2017年贺玉凤被评选上了“北京榜样”,儿媳妇特意给她买了手机,教她玩微信、学着发朋友圈。对此,贺玉凤特别高兴。“我们有一个榜样沙龙群,前几天有个老姐妹儿说给我点赞点得手都酸了。我就说,您点赞我也捡,您不点赞我也捡。”

如今,贺玉凤成了环保名人,“好多人见到我,都主动把垃圾送到我的环保三轮车上,还亲切地喊我一声‘环保奶奶’。我老伴现在也忙得很,人家说了,你是环保奶奶,我也得做环保爷爷啊!”

□本报记者 盛丽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