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福建“龙岩站改”惊艳全球
一户一策 通州精准救助贫困户
小乘客手书对联赠公交司机
近200转岗职工重返生产一线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福建“龙岩站改”惊艳全球
——8个多小时创造“中国速度”的背后
 

最近,一条关于“中国速度”的新闻刷遍全球朋友圈。1月19日晚上,1500多名工人同时在福建龙岩站改造,8个多小时完成新老站房之间的线路转场大施工,让外国人再次折服中国力量。中国速度的背后有什么?1月27日,记者前往中铁建工集团上海分公司南龙Ⅱ项目部,探访此次站房改造任务的幕后英雄。

10个方案保春运

“这次站房改造任务,内部名叫119龙岩站大封锁,限定时间是510分钟,从19日18:30到20日3:00。”项目经理雷志东介绍,南龙Ⅱ项目部包含双洋、漳平西、雁石南、龙岩4个站房,龙岩站是其中之一。南龙线建成后,原来南平到龙岩是7.5小时,开通后缩短至1.5小时。

雷志东说:“我们的任务是负责既有站台东侧、西侧及既有旅客通道三个施工点封堵施工,最终我们在20日2点41分顺利完成封堵任务。清晨7点12分,随着D6383号动车驶入新建成的1号站台,标志着龙岩站改工程取得阶段性胜利——I级封锁施工结束,1、2、3号站台改建完成,顺利完成转场任务。我为我们创造的中国速度而感动。”

项目总工朱健今年33岁,有8年总工经验,在5个项目工作过。“实际执行任务8个多小时,但任务前后筹划了两个月。由于是既有线路改造,老站房还得用,又正值春运期间,如何引导客流,项目联手相关方做了10个方案,最终选择南进南出方案,保证旅客安全进出。”朱健说。

龙岩站每天经过80趟车,客流量约53万人次,站房每天客流量约3000人次。两个多月时间,朱健和多方进行6次任务方案论证,确保万无一失。大封锁前两天,各参与单位上报了实施安排,并演练流程。1月19日下午,施工预想会上,各方做了可能存在的问题应急方案。

“去年4月18日我们就执行过一次小规模封锁任务,为本次站房改造积累了经验。本次任务我们分为3组投入200人。”封锁前一星期,项目生产经理曾科带领职工制作好了墩柱、绿网、防爬滚丝等施工部件。封锁前半天,材料运送到位。项目书记赵应强则负责当天后勤,购买好牛奶、八宝粥和面包,同时准备好多辆车。

一切准备就绪后,大家等候“1·19”大封锁的降临。

现场不留一片纸屑

时间回放到1月19日下午5点,中铁建工上海分公司南龙Ⅱ项目部龙岩站200名工人集合完毕,准备出发。

出发前,朱健做了技术交底,交代作业流程和步骤,向工人强调,所有人必须按照调度指令施工,封锁指令未下达前,不允许进入轨道。

1月19日下午6点30分,驻站联络员传达调度指令给雷志东,雷志东立即向各区执行负责人下达施工命令,雷志东第一个走进现场,工人们有序地通过检查进场,3个大组同时施工。 回忆当天的情景,项目施工员雷雪庭说,他听到最多的指令就是:“做的围挡,要保证质量好,要体现中铁建工的质量。”

头戴安全帽,一手拿着对讲机,一手提着手提袋。这就是雷志东当天的形象。他告诉记者,拿对讲机,是因为作为现场总指挥,方便沟通。提手提袋,是因为站房改造任务要保证清洁,他在检查时发现垃圾,哪怕是一小片纸屑,也要随手清理带走。

施工时,朱健在旅客临时通道内模拟旅客行走,一连走了5个来回,同时查看边边角角是否会磕到旅客。雷志东是任务结束后最后一个走出现场的人。当天,雷志东和朱健的计步器显示走的里程超过25公里。抢工期间,项目书记赵应强父亲病重,但他坚持到21日施工结束才走。回家后,他见到了父亲最后一面。

90后职工扛起站改大旗

“嗓子喊哑了,大家干活热情高涨,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幕。”回忆当天的情景,项目90后职工雷雪庭记忆犹新。

雷雪庭1995年出生,湖北武汉人,去年6月毕业后来到项目当施工员。当天,他带领50名工人负责东侧施工。大家都进场后,他发现一位工人忘记戴手套了,但要返回拿手套显然要耽误时间,雷雪庭就把自己的手套让给工人。同期交叉作业的还有多个施工单位,彼此的呼喊声让工人们有些不知所措,急中生智,雷雪庭借来喇叭,高举手电筒,一边喊,一边引导工人有序施工。

曹兢涛也是一名90后职工,1991年生。当天他带领70名工人负责西侧施工:“别看当天只有8个多小时,但我和2名测量员连续7天每晚12点50分测量,凌晨4点50分才返回,以确保施工当天的区域精确。”

据项目书记赵应强介绍,项目以90后职工为主,在此次站房改造中,他们扛起了大旗。

□本报记者 马超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