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本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市共享单车四个月总量下降15万
建工路桥集团成立 聚焦民生建筑工程
应对新高考专家建言教师提高两大能力
我国西部将建3000亩新型农业产业园
一个半月执结1800余件涉民生案件
北京市网信办依法约谈新浪微博
邮赏运河
密云法院成功发还174名农民工工资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法院执行“破冰”保民生
一个半月执结1800余件涉民生案件

 

本报讯(记者 李婧)记者27日从北京市高院获悉,自2017年12月11日起,北京市高级法院组织全市法院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行动,继续加大对涉及人民群众生存生活的追索劳动报酬(包括农民工工资)、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保险待遇等案件的执行力度,全市法院在一个半月内执结涉民生案件1800余件,执行到位标的9200余万元。

据了解,全市法院在市高院的指导下,完善优先执行机制及配套工作机制,保障涉民生案件的“绿色通道”,坚持优先接待、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兑付执行款。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已对39名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的“老赖”采取拘留措施,对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2290人次,限制高消费2399人次;4人被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180余名生活条件困难的申请执行人提供司法救助,救助金额近500万元。在加大依法执行力度,重点推进追索劳动报酬案件,确保外来务工人员权益的同时,全市三级法院也通过司法实践不断督促用人单位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和保障制度,与市相关部门共同推进源头治理、监管有序、制裁有力、社会协同的良好局面,尽最大努力让外来务工人员不再为讨薪而犯难。

“大部分涉民生执行案件的执行直接关乎申请执行人生存状况,且很多申请执行人属于弱势群体,法律意识相对薄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较差。”北京高院执行局局长杨越告诉记者,“对于涉民生案件的执行,在坚持严格依法规范执行的前提下,更需要我们执行法官发挥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帮助申请执行人有效实现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来自执行的温度,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