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们这样的企业也有工会,感觉很特别。”来自北京中关村银行的职员小张说。去年年底,北京首家民营银行——北京中关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工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成为海淀园工会的新成员。
仅去年,海淀园工会工委就指导包括1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5家“2017年瞪羚企业”、2家“2017年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名单入围企业”等在内的47家企业建立工会组织,覆盖职工4500人;指导建立联合工会2家,覆盖企业82家、职工2000余人。现在,在中关村海淀园,创新创业企业工会已经达到了成百上千家。
近年来,随着新型企业业态的蓬勃发展,中关村海淀园工会工委针对园区非公高新技术企业,在工会的组建方式、工作方式、服务方式和活动方式上不断求新,努力探索适合园区特点的工会工作新思路,让企业接受、职工欢迎的工会组织形式在核心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党建牵线书屋搭桥
创客有了“娘家人”
作为我国第一条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特色街区,中关村创业大街自2014年开街后,汇聚创新创业资源,入驻机构45家;累计孵化团队1900个,其中海归和外籍团队222个;获得融资743个,其中融资超过1亿元的企业40多家,独角兽企业2家。
面对这些最具活力的中小企业和初创团队,如何抓住创客们的需求点,寻求“工会价值”共识,成为摆在中关村海淀园工会工委面前的一道难题。
2015年9月,中关村创业大街联合党委成立,为入驻的车库咖啡、虫洞等创客团队提供了组织保障。在党建牵线下,海淀园工会工委以“职工书屋”为切入点,与党组织合力架起“连心桥”,让创客们能够触摸到来自工会的贴心与温暖。
2017年12月,经过共同努力,中关村创业大街企业联合工会正式成立,创客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娘家人”。
变身“电话推销员”
摆正心态拉近距离
作为政策园,中关村海淀园没有明确的行政区域,园内企业分布北京各区、较为零散。因此,海淀园工会工委利用“电话拜访”的沟通方式,在尽量不干扰企业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积极与园区内未建会企业交流感情、互通信息、建立联系,拉近企业和园区工会的距离,最终指导企业建立工会组织。
北京贝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图片、照片移动应用开发及运营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6月初,在接到海淀园工会工委工作人员的电话时,贝塔科技公司因对工会不了解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建会可能会加大企业经营压力,增加企业管理难度。针对这些误解,海淀园工会工委工作人员从建会流程、工会与企业双赢共建、如何因企制宜开展工会服务、园区企业工会间交流等方面进行了专业细致的讲解,帮助企业转变思想,真正认识到“工会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
两个月后,经过多次“苦口婆心”的沟通,贝塔科技公司成立了工会组织。
“和‘陌生人’沟通,最大的困难在于不了解对方。尤其是电话沟通,双方无法面对面地接触。所以,勇气、自信是首要的心态。”海淀园工会工委基层工作部部长钟翎说。
“‘电话拜访’是我每天必做的事情。每一次都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锻炼。它倒逼我不断挖潜自己,努力成为更加专业、更加职业、更加了解园区的工会工作者。”基层工作部王涛感慨地说。
彰显“磁力效应”
吸引企业主动加入
除了从人员队伍“软件”提升着手,海淀园工会工委注重修炼“普惠服务”内功。
2017年,海淀园工会工委以“五个聚焦”服务园区促发展、服务企业增效益、服务职工暖民心。在园区内,针对未建会企业开展了免费开放法律培训讲座、劳动仲裁庭审观摩、订单式法律咨询等,打消企业顾虑,促进企业建会;在园区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启动首届海淀园“工匠精神”研讨系列活动;在官方网站设立企业工会工作信息板块,全面展示建会企业工会工作新气象、新作为,两年半的时间浏览量已突破113万人次;通过会员活动专区,全年开展会员专享活动31项。
与此同时,实现了各类文体活动资源共享,让园区企业联系更为紧密,使兴趣相同的职工能有更多机会相互交流、切磋。共有56支园区企业球队参加传统的羽毛球、足球、篮球比赛,32家企业参加书画摄影大赛,作品500余幅……
如今,海淀园工会工委着力解决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痛点,与企业经营、职工发展同频共振,彰显“磁力效应”,凭借品牌吸引越来越多的园区企业主动申请加入。
北京飞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于2011年建会,伴随海淀园工会工委的服务品质不断提升,飞利信公司越加感受到工会组织在创造和谐劳动关系、积蓄企业发展动能、促进企业与职工双赢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2017年,当飞利信公司新开办的两家子公司北京东蓝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和国信利信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后,便不假思索地向海淀园工会工委申请建立了工会组织。
□本报记者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