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安全生产检查队里的夫妻档
为首都职工搭建比拼技能的舞台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8年1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全生产检查队里的夫妻档
——记昌平区阳坊镇安全生产检查队专职安全员刘强、魏国萍
 

在昌平区阳坊镇安全生产检查队里,有这样一对80后小夫妻。1989年出生的妻子魏国萍是检查队的内勤,1988年出生的丈夫刘强是检查队的外勤,两人都报名了第一批专职安全员的招聘,并双双被录取。

安全生产工作辛苦且繁重,虽说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但忙起来两个人常常是一天都说不上一句话。不仅如此,一旦有重大行动,经常是两人一起停休加班,家中4岁多的孩子无暇顾及。

“孩子也经常问爸爸妈妈干嘛去了,很心酸,但也没办法,毕竟我们干的是安全工作,责任大于天,既然干了就得干好。”采访中,刘强说这句话时,魏国萍在旁边用力点点头。

初上岗时遇刁难

苦口婆心获理解

到检查队后,魏国萍被分配做内勤的工作,主要负责上报考勤、组织培训会、撰写周总结、月总结等。按照市安监局的规定,内勤也有检查任务的考核,也要和外勤人员一起到辖区企业检查安全隐患。因此,魏国萍也分配到一些小店面的检查任务。

“虽说都是小店面,但任务也不轻松,往往越是小店的老板,越不能理解安全的重要性,也越不重视安全。”魏国萍说。

一天,她和搭档检查到一家服装店,3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挂着、堆着的都是服装。查了一圈后,魏国萍发现屋内唯一一瓶灭火器早已报废,无法使用,于是开具了整改通知单。

“您好,我们是咱们镇的安全检查员,您这里存在安全隐患,我跟您说一下,请您在通知单上签字。”魏国萍刚要开口说服装堆积容易起火,没有灭火器更加危险的事,女店主就没好气地抢话,“我就这么大点地方,不会着火,我不需要那个玩意。”

不仅说话像吃了枪药,女店主对魏国萍的解释也充耳不闻,转身就往远处走。这让刚刚从事安全工作的魏国萍心里一紧,“我本来以为这是关系到安全的大事,大家都应该很配合,没想到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让企业变得更安全是我的工作,她不跟我好好说话,但我得跟她好好说,就继续跟她讲近期发生的事故案例,告诉她如果有了灭火器,就可更好避免后续的财产损失……”

在魏国萍持续了五六分钟的讲解后,女老板终于同意购买灭火器并在整改通知单上签字。

“现在辖区企业都挺配合,遇到不理解的,苦口婆心给大家讲消防知识、安全生产的知识,也都能转变态度,不觉得我们是无理取闹。”魏国萍说。

队伍初建不被了解

遭企业负责人质疑

作为外勤,整日在辖区企业间奔波检查安全的刘强深有感触,“我们上岗时,安全生产检查队刚成立,很多企业都不了解,也不理解我们的工作目的。”

刚到岗没多久,刘强也遇到态度强硬的一家生产企业。这是一家负责加工铁件的工厂,刚走进工厂的院内,刘强就看到满地的气瓶凌乱堆放,打磨机随意摆放在地上,旁边拉着的电线外皮已经损坏,隐隐能看到其中的线芯。正在操作机器的员工没有佩戴任何防护用品,安全标识也几乎没有。

曾做过消防兵的刘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找到工厂的负责人先自我介绍。还没等他一一说出隐患,负责人就摆手说:“我们这从来没有人来检查,你说你是安全科的,但我没见过有人穿这样制服的……”

刘强一遍遍地解释说队伍刚刚建立,目的是帮助企业查找隐患。同时,他把书写好的整改通知单递到负责人手里。“这么多项东西都要改吗?我干这么多年了都没发生过事故,我不需要投入这些设备。”负责人拒绝签字。

“是的,您这里不仅缺乏消防设备,一些软件的设置也缺乏,比如兼职的安全员、员工的安全管理制度等。没关系,我们都会帮助您整改的。”面对态度强硬的负责人,刘强耐心地说着。

5天后复查,刘强再次来到这家工厂,可现场没有任何改变,负责人翻来覆去说的还是“没必要改。”刘强再次做了一番解释,3天后再次去复查,仍然没做任何整改措施,刘强只得把情况进行上报。

没过几天,城管、消防、安监等部门进行了联合执法,镇政府领导带队来到这家工厂,告诉负责人安全员的队伍正式上岗了,厂里存在的隐患要整改,安全投入都是必须的。之后,刘强再去这家工厂,负责人的态度有了转变,也很好地进行了整改,甚至欢迎刘强多来查找隐患,“能理解这是为了企业好了。”

三年的沉淀积累

双双蜕变成能手

从2015年1月1日到现在,经过三年的成长,在无数次的安全检查中,刘强总结出了很多实用的工作方法,他负责区域内的企业负责人都会认真听取他提出的建议,并在期限内进行整改。

比如到服装加工的企业检查,这个类型的企业涉及到的危险源他都必须牢牢记在脑子里,往年服装行业发生过的事故、造成的损失也要能脱口而出,“先要让企业负责人感受到他的专业性很强,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交谈中,要站在企业的角度,让对方明白安全检查工作归根究底是为了企业好。”

“您想,这一年平平安安生产下来,挣多挣少都能有盈利。可万一发生一次事故,不仅这些年的盈利没有了,您还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刘强告诉记者,话说到这儿时,一般企业负责人都会眼神发亮,听得聚精会神,整改也会进行得顺利。

魏国萍的工作也干得越来越熟练,去年更是在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检查队的规范化建设、生产经营单位台账的更新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台账是一切检查工作的基础。”魏国萍告诉记者,外勤人员外出检查后,要把系统里没有的台账录入,她要补充、审核的工作,工作量非常之大。

去年,阳坊镇安全生产检查队生产经营单位台账更新率达到了175%,并做到辖区内的企业台账全覆盖。新增了387家企业,修改了285家企业的信息,核销了387家企业。此外,还完善了602家的信息,企业信息完善率达到99.5%,这些都是她工作的数据和成绩。

“大部分企业都是挺配合的,也能理解我们,并且按时整改。”在外出检查时,魏国萍的心理素质也越来越好。安全生产工作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注意事项,每次去检查,她都会反复讲解近期发现的安全生产事故及引发的原因等。

“不管对方配不配和我们工作,我们都要提醒到位。企业整改到位,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没有事故,也就没有人员伤亡,这就是对企业好。”魏国萍说,“我们风里来雨里去的,多冷的天都得去检查,为的就是这个目的。”

对于魏国萍的总结,刘强很认可,“没错,把我们看到的隐患告诉企业负责人,他们改了,隐患消除了,这就是间接地救死扶伤,是我们所有干安全人的最终目的。”

□本报记者 刘欣欣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