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匠心传承 让古建彩画焕发活力
千钧一发际 勇救投河人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8年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钧一发际 勇救投河人
——记通州区总工会组宣部干部王震
 

1月11日下午4点20分左右,寒风凛冽,天色未晚。一名男子只身站在东关大桥上,背对着滚滚车流。跨过栏杆,把手机放在显眼的位置,他把头朝向脚下深不见底的通州大运河。就在他准备放开栏杆跃入河中时,一双有力的手在一瞬间抓住了他已经前倾的身体,并用力将男子抱住。而把这名男子从死神手中拉回的人正是通州区总工会组宣部干部王震。

“别管我,我就想死!”“兄弟,千万别想不开,有啥事儿跟哥哥说说,一定别做傻事!”把轻生男子死死“锁”在怀里的王震开始对他进行劝导。由于栏杆较高,王震试了一下,无法独自将其拖入栏杆内侧,便一直抱着对方。他顶着三九严冬的刺骨寒风,直到有一名路人经过并参与救援,才一起用力将男子拖回。

被救起的男子眼神呆滞迷离,自称患有抑郁症,他的家在外地,在北京打工,因个人感情出现了问题,并遂动了轻生的念头。“兄弟,你想想,快过年了,你这挥袖子一走,家里边父母咋办?你看看身边的大爷大妈,他们的孩子也就跟你差不多大,如果遇到点挫折就像你这样,他们由谁来照顾,日子怎么过呢?得多伤心呀!”眼看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王震一边让其他热心市民稳定住男子情绪,一边拨打了报警电话。待到男子坐上警车,众人散去,王震才顶着寒风最后离开。

“我当时刚刚参加完通州区文明办对通州榜样的颁奖典礼,从通州文化馆出来不到300米,骑自行车路过时看见他已经翻越栏杆站在了护栏外侧。”王震还记得,11日是北京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那天的风力达到七级,可男子只穿着一件薄呢子大衣,瑟瑟发抖。

有过部队服役经历的他观察到男子未穿工作服,由此判断该人并非环卫人员,由此便提高了警觉。当男子快要跳下的千钧一发之时,早已将自行车甩在一旁的王震连自己的包都顾不得拿,赶紧跑过去抓住了他。

“我参加典礼时,观看了见义勇为者的光辉事迹,非常受触动。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想太多,如果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去救他。我是工会人,那个人还是在北京打工的职工,帮他也是我的义务。”王震表示,自己在部队十余年,一直谨记党和国家的教育,即便是转业到地方,他还在以一名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人民军队为人民,到了工会,就要时刻心系职工。“我现在作为一名工会人,在日常的工会工作中,切身体会到一线职工工作生活的辛苦和不易,也在不断培养关心服务职工的工会情怀。帮助职工不能只体现在工会工作,不论是本地、外地职工,遇到困难,‘视野’所及的、力所能及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都会第一时间尽我所能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他人。”王震说。

□本报记者 赵思远 文/摄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