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超)近6年,平谷区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签订了《餐饮行业集体合同》《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议》和《餐饮行业女工权益保护协议》各9份,覆盖镇、乡、街道、村辖区域小微非公餐饮行业企业246家,覆盖餐饮行业劳动者668人。这是记者昨天从平谷区总工会集体协商指导组了解到的。
6年间,平谷、刘家店2个镇,兴谷、滨河2个街道,挂甲峪、玻璃台、张家台、太后、刁窝5个村辖区域餐饮行业,经过劳资双方集体协商达成共识,通过职代会审议通过,签约履约,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年年增长。
太后村旅游农家院餐厅女性劳动者陈桂锦,亲历村辖区域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她说:“我在太后村民俗餐厅干十多年了,最开始就是个外来打工妹,后来经过专业培训获得了面点师资格证书,学会了加工太后大煎饼的手艺,现在成了北京桂锦民俗餐厅的领班。这还得感谢工会,今年村里通过开展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给我们增加了高温补助费,让我觉得体面有尊严。”
刘家店镇丫髻山吉庆保民民俗农家院餐厅女性劳动者张海英说:“今年镇总工会指导我们规范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后,厨师每月工资收入达到6000多元,配菜工4000多元,面点工3000多元,服务员2600多元。我们的食宿、保险、休假、收入都有了保障,从内心感到充实和快乐。”
目前,平谷区各级工会组织,按照北京市总工会把健全完善企业职工带薪休假、劳动保护、教育培训、人才奖励四项制度,作为规范工资集体协商“四必谈”的要求,通过规范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让668名餐饮行业劳动者,特别是386名女性劳动者分享了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