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激活工会小组这个“细胞”
要小心冒牌保健品
重奖技能大赛获奖者 方能让人才喷薄而出
对基层“文抄公” 也需治一治
不得拒绝
“天赋基因”检测并不靠谱
对“微信身份证” 制度保障要跟上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2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要小心冒牌保健品

 

12月23日,警方在广州破获一起利用某电商平台销售假冒国外性保健品的大案,记者跟随警方在现场了解到,在暴利引诱下,宣称“全球购”的商品竟多是国内生产的,成本10元的性药售价高达158元;更让人气愤的是,其中竟然添加对人体有害成分。(12月26日《广州日报》)

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国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这也让各类保健品有了庞大的市场需求,一些不法商家也看中了其中的商机,混迹保健品市场,浑水摸鱼、坑害消费者。比如就在今年,江西省萍乡市有不法商家在生产、销售的保健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生产金额1700余万元,销售金额277万余元。

不法商家将假冒的国外性保健品当成进口真品来卖,成本10元的假药售价甚至高达158元,多出了十多倍。正是在暴利的诱惑下,让这些不法商家财迷心窍、铤而走险,而线上食品、保健品监管不力,也让不法分子气焰变得更为嚣张。而这起利用某电商平台销售假冒国外性保健品的大案,销售的假冒国外性保健品就有多种,其中一种叫“美国黑V8”的男性保健品就有近50页销售记录,涉案金额则高达数十万元。可见这起案件涉案金额之大。

食品、药品安全无小事,关系着公众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对于那些将黑手伸向食药领域的犯罪分子,必须要不惮出手,要能让他们得不偿失。这些食药领域的犯罪分子,多是为了牟取暴利才会去造假。让他们得不偿失,让他们“偷鱼不成反惹一身腥”,这样才能真正遏制住他们违法的冲动与欲望。

不仅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电商平台也要尽好监管主体责任,对于入驻商家,抓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不能让假冒伪劣商品、保健品再继续危害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继续充当人类社会、诚信社会、法治社会的“毒药”。

□戴先任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