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这是纳兰性德的一首词,你看词句多美呀。”安昳对记者说。
今年27岁的安昳是丰台区花乡看丹村的书记助理,村里工作繁杂,党务工作、村务工作……事无巨细她都要参与。在繁琐的工作之余,为了舒缓压力,她爱上了古典诗词。
“无论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或者‘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还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意境都是那样美,诗词朗朗上口,在一天的繁忙后,轻轻吟诵一首,顿时觉得一天的疲惫都消散了。”安昳和记者分享着。
在吟诵古典诗词的过程中,安昳开始用钢笔将古诗词抄写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她感受到了难得的宁静。
安昳说,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奇葩。它的书写工具主要是钢笔,以墨水为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质。硬笔书法的艺术性主要是通过线条与结构的变化表现出书写者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它追求的是美感、情感、趣味、意境、个性是一种非常好的修身静心的方式。
从2015年起,安昳每天晚上都会坚持练习硬笔书法。她说,在安静的夜晚,看着黑色墨水跟随着笔尖倾泻而出,让她回想起上学时用钢笔写字的时光,在她看来,用钢笔抄写着古典诗词,感受着古诗词的意境和幽雅,真是美好的感觉。
“练习硬笔书法,写得好看是一个重要目标。”安昳告诉记者,一个字的好坏无非是看它的线条与间架结构;间架结构,即一个字的笔画搭配,如笔画的长短、曲直、摆放的角度,笔画间的间距、粗细、前后照应关系,等等。对于初学者,在字的间架结构上当先求匀称、端庄为宜,然后才能根据需要与个人的习惯爱好考虑变化。
起初安昳临摹字帖,先求形似。在追求形似的过程中,她开始自己写,慢慢体悟“神似”的魅力。她说,整幅字要写得好看,就要看布局,即字的排列。如字的大小、形状、排列的位置与摆放的角度、上下左右的照应关系等,她说,在一行或一列中,最好让每一个字的重心基本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将字的大小、形状稍作区分。一般而言,笔画多的字写紧凑些,线条尽量细一点;笔画少的字写松一点,形状小的字线条尽量写粗些。
“练习书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事情,一定要坚持,每天无论有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写,哪怕只是很少的时间,每天的坚持才会有进步。”
抄完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最近,安昳又开始抄写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词,经过长时间练习的安昳,已经能把《望海潮·宝珠洞》写得非常漂亮了。
“用钢笔写古诗词,给我每天的生活增添了一种难以言传的美感,让我的心慢慢静了下来,能更从容面对生活工作中的风风雨雨,这让我很欢喜。我会一直坚持下去,也希望有更多人可以一起分享古诗词的美,硬笔书法的美。”安昳对记者说。
□本报记者 余翠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