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北京市政法卫生文化工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回顾了过去五年工作,部署了今后五年工作任务。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产业工会工作格局深刻转型
自成立以来,针对系统内机关、事业和企业性质单位并存、主管单位不统一的实际,探索行业管理的工作模式,巩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工会组织体系。目前,本系统由成立之初的直属工会26家,发展到35家,行业工会联合会6家,覆盖非公企业226家,落实产业工会联系非公企业制度,自2014年起与完美世界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五洲妇儿医院等26家在行业中有影响、带动示范作用的非公企业,建立工作联系并落实了工会主席津贴。全系统共有工会会员近37万人(其中行业工会联合会、区总工会双重管理会员26万人),实现工作领域由传统机关企事业单位向非公企业延伸。
行业管理的工作模式效果凸显
进一步理顺了行业主管部门、产业工会与基层工会关系。加强与市委政法委、市委宣传部的联系,选举两家单位工会负责人为产业工会兼职副主席,就工会工作加大协调对接力度,争取上级机关支持。
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取得新成果
主动借力,2012年底,借市公安局成立保安支队和保安协会的机会,充分发挥行业行政监管的优势,建立保安服务行业工会。护工行业工会依托我市护工龙头企业惠佳丰健康产业集团等7家公司于2015年成立。医疗器械行业工会由医疗器械商会及产业重点联系的非公企业组成。民营医院行业工会通过市卫计委、医疗企业商会、区总工会推荐的23家民营医院组成,其中市卫计委医政管理部门推荐单位5家,覆盖职工1万人。
创新组织覆盖向新领域新群体拓展
重点关注“北漂”“蚁族”等新领域新群体,演艺行业中的“路人甲”,文化艺术领域中的自由创作者,成立演艺行业工会、互联网行业工会。稳步推进书画艺术工作群体建会工作。想方设法把非公文化创意行业群体联系起来。
重点行业和特殊群体维护取得突破
政法卫生文化系统行业众多、单位性质不同、职工群体间需求差异较大,坚持把调研作为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的重要环节。针对反恐维稳形势需要,加大对公安和安全系统干警保障服务力度。
集体协商主动作为科学推进
协调市总权益部,深化百人以上企业协商,逐步推进行业协商。目前系统内百人以上企业375家除改制单位外,均已开展了集体协商并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女工保护专项协议。召开了全系统集体协商推进工作会、工会干部专题培训会,将集体合同范本等21个程序性文件制成模板供基层参考。
民主管理抓住关键规范运作
各企事业单位坚持和推进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不断提高职工(代表)大会的质量,深化厂务公开工作,推进厂务公开向生产经营领域延伸,向改革发展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延伸。
产业工会工作先行先试大胆探索
采取产业工会主席、常委联系点制度,坚持下基层常态化。围绕产业工会组织体制、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进行探讨,向市总就加强产业工会工作、推进工会机构改革提出意见建议。
产业工会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逐步改革与完善产业工会的组织结构,改变委员会以集团、局总公司领导占主体的现象,增加行业代表,扩大了委员会和常委会中劳模先进和一线职工的比例。加大对基层工会的组织管理。坚持发展会员。落实机关干部直接联系职工和服务基层的工作机制。优化产业工会经费支出结构,先后拿出部门业务经费共计118万元,支持培育职工之家建设。
职工之家建设持续推进
制定出台了创建职工之家示范单位工作标准和星级职工之家评定细则。强化常委、会员验家评家工作,有效调动和保护基层积极性,推动建家理念升级。五年来,系统内直属工会及二级单位建家率达90%以上,创建示范单位144家,星级职工之家63家,五星级职工之家24家。
技能竞赛形成品牌
加大协调力度,坚持由各直属工会牵头,将更多的技能比赛纳入全市技能大赛和职业助推计划。围绕“北京大工匠”培育选树活动,各行业系统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引领示范作用,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培养选树先进模范向基层倾斜
五年来,产业工会采取自下而上的预推荐和自上而下的遴选酝酿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国、首都劳动奖章、奖状、工人先锋号的评选工作,共推荐首都劳动奖章76名,首都劳动奖状11个,北京工人先锋号24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8个,全国工人先锋号9个。在2015年“劳模评选年”中,全系统共评选出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73名,模范集体12个,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7名。选树过程中,产业工会向行业工会、非公企业和农民工群体倾斜,保安、护工、医疗企业等行业分别推出劳模先进人物。
职工服务体系作用有效发挥
推动 “会家合一”,实现了工会组织体系和服务职工工作的有机结合。推进工会会员信息采集工作,工会会员实名制信息采集12.15万,已办理工会会员互助服务卡11.81万张。充分运用北京工会12351手机APP开展服务项目。各级工会主动搭载服务项目,把解决最基层问题作为根本任务。
职工保障帮扶水平全面提高
积极推进职工互助保险工作,职工参保率稳步增长。满足不同需求,加大行业基金建设力度。市总联合卫计委、医管局投入资金300万元,成立医护人员“相约守护暖基金”,联合网信办成立互联网行业暖专项子基金。
统筹兼顾做好工会各项工作
努力做好女职工工作,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加强工会财务管理,依法合规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和资产,提高廉洁风险防控水平。提高工会经费管理水平和工会资产使用效能,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职工工作经费保障的意见》,在执行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纪律,严格把握标准。
未来五年工作目标
——产业工会框架设计实现新提升。
——引领职工、吸引凝聚作用更加凸显。
——依法维权、职工民主权利得到保障。
——需求对接、服务行业职工优势地位更加巩固。
——产业工会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工作效率稳步提高。
今后五年工作任务
【关键词1】顶层设计
逐渐摸索有利于发挥产业工会优势的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和组织体制。
推动行业工会工作有效开展。
统筹研究产业工会职责定位。
【关键词2】职工成才
重点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落实。
引领职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管好队伍。
【关键词3】维权维稳
创新工会源头参与机制。
切实加强协调劳动关系工作。
扎实做好工会维权维稳工作。
【关键词4】职工服务体系
提高工会会员互助服务卡的使用率和影响力。
巩固建家成果。
积极发展行业帮扶。
【关键词5】自身建设
夯实基层工会基础,推动基层工作创新。
完善工作机制,联系基层、发现问题。
调整工会机构设置和转变工作方式。
□本报记者 白莹/整理 孙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