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28年专注 成就技能大师
30年来一直 与“毫米”较劲
工匠精神探询——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2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30年来一直 与“毫米”较劲

贺伯原
心中的工匠精神:持之以恒,精益求精。
 

在所有工匠中,钳工是一个特殊的工种,他们是一群整日和“毫米”打交道的人。贺伯原家里三代行医,原本爸爸希望他能继承衣钵,但从小动手能力极强的他选择了钳工这个职业。贺伯原22岁入行,今年正好是他入行的第30年。他是此次“挑战大工匠”钳工组比赛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也是从业时间最长的一位。

这次比赛,分两个模块,一个模块称为极限挑战,制作纪念章型芯镶件,另一个模块是个性挑战,分为竖立钢棒、三叶草锯配、高精度锉削加工、钢板钻孔、轴承内孔直径测量、开孔器的工装装配6道小题。根据比赛规定,个性挑战的6道题,要求每名选手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出1道绝活题,6位选手同场竞技。

说起这次挑战赛,让贺伯原最头疼的是绝活展示中的“轴承内孔直径测量”,因为这考验的不仅仅是如何正确使用精密测量仪器,还有很多不可控因素。“不是担心自己的基本功不行,测不准,而是觉得这道题不可控因素太多。”贺伯原说,一般情况下,要把被测量物放在20℃恒温车间,放置一天,可在赛场,根本不可能有条件,所以,就得靠经验。如果温度高,就把测量值估大一些,反之温度低,测量值就得小一点。凭借着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贺伯原反而击败了出题的对手,拿到了这道题的第一名。

说到基本功,贺伯原觉得现在对基本功的要求越来越少。回忆起自己学徒那会儿,师从于前辈,讲究的是三年零一节才可以出徒,手上的功夫不是一天两天练就的。

就拿“开孔器的工装装配”这道绝活题,是贺伯原出的。“我考虑钳工这个工种最终还是要出成品,结合日常应用,我出了这道题。”他说,开圆孔很容易,但是工厂里面生产加工的开异形孔很多,虽不难,但这个很考验功力。此题大家发挥都很好,说明基本功都不错。

而极限挑战这道大题,需要在3个小时内,制作一个纪念徽章,主要是考验钳工个人曲面的锉削能力,还有灵活运用样板的能力,因为此工件用常规的量具是无法测量的。贺伯原坦言,自己前两个个性挑战没发挥好,到极限挑战时就跟自己说,一定要放松,别想太多,认真做好每一步就好。“反而情绪稳定了,成绩也还不错。”他说。

虽然比赛过去1个多月了,但是贺伯原和选手们早已成为了朋友,还建了微信群,遇到技术难题,往群里发条,群策群力,“真正是以赛会友了。”贺伯原说,“比赛成绩并不重要,我看重的是可以有机会带更多新人,把师傅教我的都传授给他们,让这个行业继续发展下去。”

个人简介:

贺伯原,北京市亚伯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北京市技协模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自1998年至2014年多次获得技协北京市先进个人。

□本报记者 白莹/文 陈艺/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