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等电动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逐步成为群众出行代步的重要工具,保有量迅猛增长。但由于安全技术标准不健全、市场监管不到位、存放充电方面问题突出等原因,电动车火灾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北京市消防部门做了实验,单辆电动车在建筑门厅着火,不到100秒,温度便达到200℃,瞬间火灾迅速发展。
电动车使用不当致事故频发
内部原因
线路老化。电动车使用时间久了,车里的连接路线很容易老化、短路。如果车内的导线发生短路,加上外部温度过高,就很容易发生燃烧。
提示:整车线路使用时间长了容易老化,建议用户最好在半年至一年时间内,定期到维修点做检查。
电池短路。一般电动车自燃,人们很容易将缘由归结到电池上来。拿铅酸电池来说,即使电池内部温度较高、产生大量气体,也会通过排气孔释放出去,因此不会轻易发生爆炸。除非是电池使用年限长了,内部线路容易短路,引起自燃。
提示:据有关技术标准,电动车内普通电池使用年限为1.5年-2.5年,所以建议用户定期更换电池,并且一定要到正规店铺购买匹配的电池,不要选择劣质的电池。
充电器不匹配。不匹配的电动车充电器也有可能会导致电动车起火。现在很多家庭不止一辆电动车,不同品牌的电动车充电器千万不要混合使用,这样不仅会给电动车电池带来损伤,也会埋下安全隐患。
提示:不同品牌充电器不混合使用,如果充电器损坏,请到正规店铺购买。
外部原因
过多充电。过多充电也是引发电动车自燃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电动车充八小时左右就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实际情况中,很多用户为了省事都是直接让电动车充电过夜,充电1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这样不仅不会有积极效果,反而会降低电池的性能。
提示:保证电动车的充电时间,当电池电量放至70%-80%时及时充电,一般夏天充电6-8个小时,冬天充电8-10个小时为宜,电池不宜过度放电。
电压不稳。当多辆电动车同时充电时,就会导致电压不稳,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另外,还有些人喜欢私拉电线充电,也会埋下安全隐患。
提示:绝不私拉电线,在正规电动车充电处充电。
充电环境。很多用户的住处都没有专属的电动车充电处,所以只能将电动车存放在楼梯间、走道或者是把电动车推入室内充电。一旦电动车发生火灾,火焰和浓烟会封堵建筑的安全出口、逃生通道,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甚至群死群伤。
提示:不在楼梯间、过道或者房间室内充电,避免安全隐患。
电动车起火一般发生在夜间
超过一半的电动车火灾都发生在夜间充电的过程中。根据过往的案例来看,电动车火灾伤亡事故一般发生在晚上充电时。很多人都是在楼道内充电的,这个时间段往往都是人们熟睡的时候,即使发现了,往往也没有时间逃离。
电动车放在楼道内,直接把逃生通道切断了。 电动车燃烧实验证明,一旦电动车燃烧起来,毒烟以每秒1米的速度快速向上,所以1楼电动车着火很快会导致整幢楼陷入毒烟密布的状态,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甚至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消防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停放电动车。
如何预防电瓶车火灾?
购买电瓶车时要注意电动车是否具备欠压、过流保护功能和短路保护功能。
电瓶车充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因充电时间过长使充电器过热引发火灾。
电瓶车不宜停放在楼梯间、过道或者房间室内充电,避免安全隐患。
在行驶过程中,电瓶车充电器尽量不要放在车上,避免因路面颠簸破坏充电器内部线路,再次充电时引发火灾。
用户尽量避免在雨天、积水路段行驶,以防电池、电机进水,充电时短路起火。
用户应定期到维修点检修,对电瓶车做全面检查,消除隐患。
更换电池一定要到正规店铺购买匹配的电池。
不同品牌的充电器不混合使用,如果充电器损坏,也需到正规店铺购买。
□本报记者 周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