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从工会主席到作协主席
“我已经离不开 研修班了”
连上六期研修班 中学生成了大作家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2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已经离不开 研修班了”

张骥良
北京市残联工作人员
 

“如果没参加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研修班,我可能写不出两部长篇小说,更不可能成为畅销书作家……”张骥良的话匣子由此打开。

张骥良是不幸的。他一出生即被遗弃,一个月大时因高烧导致双目失明,长大后常被小伙伴欺负;他又是幸运的,遇到了善良的养父母,自幼爱上写作并因此迎来“光明”……苦难和幸福曾交替着在这位盲人作家身上留下烙印,与众不同的经历亦为他的写作之路打下扎实的基础。

8岁那年,张骥良写的一篇诗歌在《中国少年报》上刊登,此事在全校引起轰动, 让这个因失明而自卑的孩子第一次感受到外界的尊重,“在别的地方我比不上大家,但在写作上我和大家是一样的,甚至比别人更好。”张骥良如此描述他当时的心情。此后,他更加痴迷于写作了,因为写作给他带来了自尊。

2008年,张骥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溥仪 终结一个时代的人》引起巨大反响,热销10万余册,成为当年的畅销书。张骥良说,能取得如此成绩,离不开一路上各位良师益友的帮助,他特别提到了劳动人民文化宫的研修班。“在写作路上,研修班给予我的帮助太大了,这里的每位老师都非常认真负责,从细节处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技巧,可以说,我在这里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张骥良从第五期开始参加研修班,直到第十六期,中间只间断过两期。他说,研修班就像一部发动机,这些年来持续给予他动力,他已经“离不开这个研修班了”。

当一名职工作家是很辛苦的事儿,因为一边要工作,一边要创作。这些年,张骥良基本没有假期,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到创作中了,有人问他这样累不累,他说,自己这样做,图的是心灵上的安慰,“能够潜心写作比给我什么礼物都让我高兴。”

2015年,张骥良的自传体长篇小说《骥行千里》出版。经过多年摸索、钻研,他的写作技巧更加炉火纯青,此书获得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以及莫言等20多位作家的联合推荐,说到此时,张骥良的语气中满是自豪与兴奋。

采访快结束时,张骥良还提出了一个小小的心愿,他期望自己在退休后还能继续参加职工作家研修班,“创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我希望能够及时得到老师们的点拨,使我的写作之路越走越宽。”

作家简介:

张骥良,1954年出生,盲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发表诗歌、散文,九十年代初期转入纪实文学创作,曾出版过《溥仪 终结一个时代的人》《骥行千里》两部长篇小说。

□本报记者 张晶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