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治理农民工欠薪问题关键是执行
不能让旧手机违规回收变废为害
为“职工吐槽会” 点个赞
设立“中国医师节” 具有多重意义
网络证据
“黄牛抢购软件”被罚有助维护市场公平
对“影子药师” 须开对“监管处方”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11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理农民工欠薪问题关键是执行

 

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不仅严重侵犯着农民工的利益,也属于违法行为。对于这种现象,应该走出“反复治理,反复出现”的怪圈。除了应该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建立惩罚机制,强化法规执行力,还应该建立预防和约束机制,通过一些制约手段和措施,为建设和施工单位套上枷锁,使其不敢拖欠、不能拖欠农民工工资。

人社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等12个部门近日印发通知,决定从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春节前,在全国继续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专项检查主要检查用人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情况、遵守最低工资规定等,将对欠薪违法行为实施信用惩戒。通知要求,地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因拖欠工程款导致欠薪的,要在2017年底前优先全部清偿。(11月22日《人民日报》)

又是一个年末岁尾,又是一年整治欠薪时。每年的这个时期,相关部门都会发布通知,开展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这项行为俨然成了年末岁尾的“保留节目”和“规定动作”。今年也不例外,12部门联合下发通知,不仅体现出对农民工的一种关爱,也是一种负责的态度。但是,这种“年年治理年年如此”、“年年治理年年存在”的治理方式不仅折损着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着行政资源。因此,亟需一种制度或者办法终结这种治理行为,实现欠薪治理的一劳永逸。

其实,在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方面,我们有着相当完善的法规制度,除了《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国家层面的还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2011年2月,《刑法修正案(八)》将部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纳入了刑法调整范围。而且人社部也对农民工欠薪实行投诉首问责任制24小时处置措施。还有一些地方也出台了关于治理农民工欠薪的相关规定,建立黑名单和信用惩戒等制度,可以说,在治理农民工欠薪方面,我国的相关制度比较完善,但是为何还会出现“年年治理年年出现”的恶性循环呢?这显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首先,有了完善的制度,不等于有完美的执行。这也是导致欠薪问题恶性循环的主要原因。在一些地方,这些在执行中往往出现打折行为。其实,在预防和治理农民工欠薪问题上,缺的不是制度,而是执行。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很容易导致制度成为“纸老虎”,也是欠薪行为屡禁不止的一大原因。

再者,一些制度往往都只限于事后的补救和治理,并不具备事先预防功能。也就是说,很多制度都只是欠薪后的治理,却没有注重事前的预防和制约,很多时候,事后的治理往往最多只能挽回经济损失,但是对农民工的情感和心理伤害却无法修补,对公信力造成的损害也是无法挽回的。这显然是一种遗憾的治理理念和举措。因此,这就需要将关口前移,加强欠薪前的预防和约束,将欠薪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消灭一些人心中的侥幸心理。

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不仅严重侵犯着农民工的利益,也属于违法行为。对于这种现象,应该走出“反复治理,反复出现”的怪圈。除了应该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建立惩罚机制,强化法规执行力,还应该建立预防和约束机制,通过一些制约手段和措施,为建设和施工单位套上枷锁,使其不敢拖欠、不能拖欠农民工工资。

□刘剑飞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