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情趣
3上一版
 
书法,伴我同行的良师益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7年10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女法官王栖鸾:
书法,伴我同行的良师益友

 

走进海淀法院,大厅的一幅楷书作品——“读书阅世当思义理,知古观今可识春秋”映入眼帘。它出自法官王栖鸾之手。出生于1984年的王栖鸾上学时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在法院工作时,她也是庭里的结案状元。她说,学习书法的二十余载,让她知道一件事,“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年少习字 常被“虎爸”揪小辫

王栖鸾说,她从上小学开始学习书法,楷书、隶书、行书都学习和练习过。从小到大,一手漂亮字是照耀王栖鸾法官的光环。到法院工作以后,她的作品被挂上了海淀法院的大厅,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举办的书画摄影比赛中获奖并展览,还被拿到其他单位展览。

但一开始的学习之路却是艰辛的。书法是个童子功,王栖鸾从小便走上了学习书法的道路。在她上小学时,父母为了培养她的“定力”,给她报名上了书法培训班。如现在很多小朋友一样,七八岁的她成了小忙人,“人家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一开始,我对书法并没有太多兴趣,习字的动力来源于父母的谆谆教诲和每日定量练习的压力。”王栖鸾说,小小的自己每天写完作业都要站立习字几个小时,父母亲还给定了“工作量”——每天必须写够二十张字帖,“到了晚上,我经常一边写一遍打瞌睡。一看我要睡觉,我爸就拉我的小辫子,十足的‘虎爸’。”

每当寒暑假,窗外其他小朋友欢乐的嬉笑声声声入耳,而小栖鸾却被锁在屋子里,守着桌子练习毛笔字。“我记得那时候我一个寒暑假要写数百张练习纸,摞起来高高的。那时候觉得真是苦啊!”

法学硕士给导师送书法作品

苦尽甘来,经过了数年的学习,王栖鸾的书法逐渐像模像样起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她着重练习了柳体和颜体,“我最喜欢柳体,骨感、挺拔,有种风骨清奇的利落。”身形瘦小的王栖鸾习惯站着习字,研墨、提笔、悬腕,一气呵成。临窗写字也成为了乐趣。

上了中学以后,与普通的好学生相比,王栖鸾因写了一手好字也比其他同学要突出些。初中时,她写的行书“学无止境”被悬挂在学校的楼道里,父母也因此被其他学生家长羡慕。在考大学选专业时,王栖鸾选择了学习压力比较大的法学专业,因为有学习书法的艰苦经历,王栖鸾没有昼夜伏案苦不堪言的感觉。考研究生面试的时候,她带着自己的书法作品“观海”去见了导师,这样特殊的学生让老师眼前一亮。在成为一名法官以后,王栖鸾的作品在各种机关评比和展览中展露锋芒。

女法官以书法静心

当上法官以后的王栖鸾工作压力很大,经常加班,下班的时候,常常是华灯初上的夜晚。这时候的她经常想起当年拉着她小辫子的爸爸常说的一句话,“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我觉得练习书法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能够写一手好字,更让我拥有了不畏难、细心的特质。”随着知识产权案件数量的逐年增长,王栖鸾所在的审判庭收案量与前几年相比已经翻番。“我有时觉得审判工作就像当年学习书法一样。第一,有多重的压力,都要限时完成,想办法克服困难。第二,当年写书法临摹,取决于对细节的观察,而现在在工作中,无论是案件审判,还是撰写文书,都要求注意细节。第三,写书法的功夫在于平心静气。”

现在王栖鸾还在坚持练字,每当在工作中遇到压力,或者在生活中碰上难过的沟坎,她都会将宣纸展开,将毛笔蘸上墨汁写几个字,心便静了下来。“书法与我不仅是益友也是良师,我每次的书写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现在很多人不重视书写。然而,对我而言,习字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我坦然面对生活、保持乐观心态的宝贵财富。”

□本报记者 李婧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