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本市全面启动2017季流感疫苗接种,今年全市各区设立429家流感疫苗接种门诊,居民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可预约。市疾控中心表示,针对此前香港流感疫情造成的影响,不排除今年北京出现流感变异毒株的可能性,因此建议市民尽早接种疫苗建立防护屏障,特别是一老一小重点人群。
流感疫苗什么时候接种好
《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提出,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在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冬、春季是每年的流感流行季节,因此,9、10月份是最佳接种时机。当然,在流感流行开始以后接种也有预防效果。
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吗
流感疫苗接种后,能迅速在人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通常两周内就会产生效果,保护性抗体能在人体内持续1年,但由于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下降,并且每年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优势株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可以保护与疫苗毒株抗原性类似的毒株感染发病或减轻发病症状。由于抗体水平下降,每年疫苗所含毒株因流行株不同而不同,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
流感疫苗接种对象
6-35个月的婴幼儿; 60岁以上的老年人; 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 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 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 养老院、老年人护理机构、托幼机构工作人员; 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出租车司机、民航、铁路、公交司乘人员,商业及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等; 经常出差、出国人员;重要工作岗位人群等。
流感疫苗禁止接种人群
1、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如新霉素等)过敏者;
2、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
3、孕妇;
4、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
5、慢性病发作期;
6、严重过敏体质者;
7、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人员。
流感疫苗能预防普通感冒吗
有些人认为,流感只不过是“流行起来的感冒”,没什么了不起。其实,流感和普通感冒有着天壤之别。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而普通感冒可能由多达200种不同病原体引起,包括病毒、细菌等,更多的症状是鼻塞、流鼻涕、咽痛和严重咳嗽,一般不会发生严重并发症,也不会引起大流行。所以,流感是一种比普通感冒严重得多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所以才需要特别加以预防。
流感疫苗会产生不良反应吗
局部反应:在安慰剂对照双盲实验中,疫苗接种的最常见副作用是接种部位疼;可延续至注射流感疫苗之后两天等。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接种者可感觉注射部位疼痛和触痛。在多数情况中,它们在2至3天内自动消失,不需要进一步的医疗措施。
轻度不良事件:在整体上,接受者能较好地耐受流感疫苗。这些疫苗是灭活的,即其中只包含无感染能力的病毒,显然不能引起疾病。因此,接种疫苗后的呼吸道疾病是与流感疫苗无关的偶然疾病。
全身反应:也可出现轻度全身反应。以前未接触过疫苗中抗原的人(例如,儿童)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和肌痛。这些反应在接种疫苗后6—12个小时内发生,一般持续1—2天。
流感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1、接种后请在接种地点观察15分钟到30分钟;
2、接种部位24小时内要保持干燥和清洁,尽量不要沐浴;
3、接种后如接种部位发红,有痛感、低烧等,这些情况都属正常,一般24小时之后会自然消失。
4、如果出现持续发烧等现象,可就近到医院就医,并向接种单位报告。
□本报记者 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