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篁岭,秋收画卷“晒”出来
莫干峰峦入莽苍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10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篁岭,秋收画卷“晒”出来

 

有着“中国最美乡村”之称的篁岭古村,涵盖了婺源旅游的精华浓缩,万亩梯田簇拥,千棵古树环绕。尤其是中秋过后,挂在山崖上的梯云村落,粉墙黛瓦的徽式古民居,映了蓝天白云,青山红叶,家家晾晒丰收图景,万象华彩辉映,点亮众人眼眸,全国各地的观光客与摄影家相约晒秋人家,无不为“最美乡村”折服。

篁岭,建于明代中叶,至今已500多年,因其地多竹而得名,位居江西婺源江湾镇,静卧于石耳山怀抱,旧属古徽州。不过是一个小山村,地无三尺平,但勤劳的先民硬是凭借智慧和双手,在百壑群峰间开垦出了块块绵延的梯田,种粮食,种蔬菜,种各种作物。如今的篁岭,除了可亲可近的自然风光,还有民俗可品,有美食可尝,更有众多古建筑等你慢慢参观。

篾匾晒出五彩画卷

这是篁岭最能打动人心的秋色秋景,明艳辉煌全在家家户户的窗台,楼顶,在蓝天白云下,崖上老宅前。几根长晒竿伸出户外,竹篾匾随意担上去,红红的辣椒、黄黄的贡菊、橙红的南瓜片、洁白的萝卜干盛在晒匾中,全都晾出来,便成了百年老宅间养眼的色块。

也许一张两张晒匾、一户两户人家并不能让人在意,但几百户人家,错落有序地排开在落差100多米的山崖上,家家户户都在那里摊晒,一块又一块喷火的红、流金的黄,那般张扬与浓烈的色调,那种壮观与生动岂能不令人无比兴奋与激情洋溢?

篁岭晒秋,美的是铺陈开来的红黄色调,映了黑白民居,碧云蓝天,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篁岭晒秋,也美在新与旧的对比,新的是农妇们刚切好的辣椒、刚摘下的贡菊,还有刚晾上屋檐的玉米串稻穗串,旧的是民居的古朴与斑驳;篁岭晒秋,更美在几何图案的和谐搭配,家家伸出窗外的长晒竿是一条条直线,盛满农副产品的篾匾又是一个个圆形,举目远眺则是蜿蜒的层层梯田,方正与圆融,彼此交汇相互包容,再经或蓝或橙或白或黑的大块色彩的填充,顿时就如传世名画惊诧了世界。而且仔细一看,这画儿又是活的,画上有农妇在那里翻晒,有麻雀在那里啄食,若将根根晒竿比作五线谱,一张张篾匾就当是秋日里最优美动听的音符了。

古树将篁岭装扮得分外迷人

除了群山环抱,流水潺潺,篁岭众多的古树也让人艳羡,仅村口就有近百棵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红豆杉,有的树龄竟达500多年,还有十余株1500多年的古樟树散落于步蟾桥旁,竟比村龄还长,岁岁年年,自古至今,见识过古村多少人事变迁沧海桑田?又有随处可见的红枫树,香榧树、方竹、观音竹,茂林修竹,将篁岭装扮得分外迷人。

就在这些古木荫里,又富藏了底蕴深厚的人文内涵。走访篁岭,从那些深深庭院中品读镌刻于古砖、楠木与顽石之上的久远故事,从檐牙高筑的戗角、鳞瓦密盖的梁枋、斑驳沧桑的马头墙,泠泠有韵的青石板街上感知那尘封的过往。人与事虽然远了,但那脉搏还在,文质彬彬的气质一如既往。这才是人们喜欢古村的内在缘由。随意呼吸混合了草香与花香的清纯空气,听听鸟鸣虫唱,看院墙上牵牵绊绊的青藤上缀满红扁豆青丝瓜,恍惚间真以为回到了儿时的乡下老家……

人工刻出繁复雕花

篁岭有100多户古建筑,大多保存完好,庄重、大气而且严谨、内敛,无论规模大小也不管富户还是平民,无不体现出徽派的文化和礼数。树和堂、六顺堂……,总是黛瓦屏门冬瓜梁,回廊挂落花格窗,楹联、匾额、名人字画俱全,还一律在长条案桌上摆了自鸣钟、花瓶和屏风镜,象征“终身平静”,总之是沉静雅致的书香门第,终究脱不了徽州的文化熏陶和礼数教化。且这些堂馆的主人还一律与古村最出名的一对父子——清代户部尚书曹文埴与军机大臣、大学士曹振镛有关。

让我最为震撼的是那些古宅上面的雕刻,尤其是木雕,祠堂、戏台、民居、官邸的那些门楼、梁坊、斗拱、驼峰、窗棂等,无不精雕细刻,花边、人物、花鸟,应有尽有,反复打磨,雍容华丽。甚至不惜用上圆雕、透雕、浮雕和线刻等多种手法装饰,每一细微处都诉说着徽州文化的细腻与温婉,令人叹服。

那天,我闲坐于天街的一处茶楼窗口,看篁岭晒秋,看远山近树,看层层梯田,又定定地盯住一处繁复的木雕,任时间滴答流走,真是一种惬意……

蓦然,清风中传来一串清亮的笛声,悠扬、婉转又有几分落寞,竟一下唤醒了我客居的乡愁,目光似乎穿透时空看到了童年与故园,莫非篁岭是我前世的故乡?

□朱秀坤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