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足球培训这一年来,我的孩子变得不再爱哭鼻子了,比从前坚强很多。”家住西城区新街口地区的薛征说起自家门口的足球场,脸上写满了得意。从去年起,新街口街道加强对闲置空地的使用和管理,利用危改拆迁工地中的临时用地建成“新街口足球场”,为周边单位及居民提供了一处开放的健身场所。
街道建足球场让3万人次受益
“有时候,我非常怀念儿时在街巷中追跑打闹的时光,小伙伴们跑着闹着,建立起深厚的友情。现在的孩子长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很难体会得到那种质朴的乐趣。”薛征说,直到“新街口足球场”、城市森林相继建成,让她的孩子在放学后有了新去处。“社会上那些兴趣班费用高昂,街道建的这个足球场,一周两次,免费为孩子们提供培训,让我们非常受益。”
新街口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刘倩表示,为解决中心城区健身场地匮乏问题,去年,他们联合产权单位西都公司,“以用代管”,建成“新街口足球场”,截至目前,已建成一个七人制足球场和两个五人制足球场,总面积约3600平方米。建成后,街道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先后举办“白塔杯”足球邀请赛、“白塔新星”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太极拳培训、亲子运动会、定向越野等多种类型的活动,受益人数3万人次。
为居民打造三合一优质场所
刘倩说,足球场建成后,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这给了他们很大激励。
今年,新街口街道又协同西城区园林绿化局、西都公司共同建设了城市森林项目。建设前期,街道联合西都公司对新街口北大街西侧区域内违法建设、拆迁遗留进行了全面整治,拆除工地内违建、临建2350平方米,清理渣土1100车、16500方,治理施工临时设施4处。
土地整理完成后,街道与西城区园林绿化局、西都公司共同将此片项目总面积1.05万平方米的拆迁空地进行统一规划,计划建成城市森林、篮球场、居民停车场三用途合一的居民优质健身、生活、休闲场所。目前城市森林及新街口篮球场已竣工,提升了老街区活力,切实实现中心城区规划发展的“留白增绿”。
“以前,我们这些居民想遛弯都没地儿去,就盼着家门口能建一片绿地,现在奢望变成了现实,我每天都会带着孙女来这里,这儿的环境太美了。”坐在城市森林的休闲区里,吴阿姨笑得合不拢嘴。
社区蔬菜零售网实现全覆盖
刘倩表示,市、区部署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后,新街口街道全面落实,以“分项推进、分类汇总”模式统筹谋划、综合施治。
首先是科学规划引领,提升城市品质。围绕疏解非首都功能,统筹规划疏解腾退空间利用,促进产业和业态升级,利用疏解空地建设“新街口足球场”、“新街口城市森林”等一批居民活动场所,有效解决了中心城区健身场地短缺问题。
街道还突破重点难点,重塑街区生态。整治开墙打洞,查处违规经营。完成官园“鸟市”治理,规范周边环境秩序;统筹多方力量,拆除赵登禹路等道路沿线临街违法建设,恢复城市面貌,重现老街区风情;全面实现准物业进驻街巷胡同,实现常态化巡查管理,提升环境品质。
同时,注重民意民生,增强群众获得感。针对疏解腾退空间的再利用,推进“民意立项”机制,加强服务设施建设。建设蔬菜零售网点3处,增加便民菜车2台,实现了社区蔬菜零售网全覆盖;对百姓生活服务中心升级改造2处,低端产业转型1处,利用闲置资源新建2处,地下空间改造1处,为百姓提供便捷优质的生活服务,实现连锁化、品牌化、规范化经营的总体目标。
□本报记者 张晶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