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上里古镇 观桥品石刻
客家土楼之旅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8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里古镇 观桥品石刻

 

历史文化名镇上里,位于雅安市北部,名列四川省“十大古镇”。这里山青泉奇,水长桥多,木楼石街,茂树修竹,明清古建众多,雕梁画栋,质朴典雅,乃昔日“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曾是商贾云集之地,红军长征北上时曾经驻扎此地。历经沧桑的石塔、石桥、石牌坊、石板路都昭示着岁月的悠远,尤其是陇西河上各种形态的古石桥,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与水墨画般的沧桑美感。

绕镇长河多石桥

车入古镇,见一条碧清长河,两岸为店铺,岸边不时看到些裸露的石滩,那水甚是明澈,映得整个古镇都有了灵气。河曰陇西河,奇的是才短短几十米长,竟架有三座石桥,且三座桥的高度明显不同。一问才知,如此造法乃是方便古镇畅通,枯水期三桥并用,丰水期至少有一座可供通行。

镇上走走,发现绕镇长河中,居然有十多座古桥,都是石头材质,形状则有平桥、拱桥、墩子桥,单孔等等。这些风格不一的古桥横跨在水面上,桥上行人桥下垂钓,水中有游鱼有轻舟,水边还有人洗濯,一声声捶衣声从石板上传来,夹杂了阵阵说笑,让人悠然自得。

标志性的则是古朴的二仙桥,出水较高,是座单孔石拱桥,跨度很大。初建于乾隆13年,乾隆18年和41年重修。浑身古藤缠绕,满是岁月的斑驳。

这座桥是颇有些传奇的,据说是第三次建桥时有两位仙人化为乞丐从桥上而过,从此不再坍塌。又说陇西河里有恶龙作怪,故而前两次建成时,即遭到了洪水冲毁。为镇压恶龙,匠人们干脆在桥身两侧的石栏刻上龙头龙尾,以示将恶龙压在桥下。怪的是,此后再未被洪水冲毁。

传说当然不可信,却也说明了建桥的艰难与匠人们高超的造桥技术。桥边还有一座建桥塔,同样见证着岁月的沧桑,诉说着古镇往事。

“五家”文化为核心

镇上大户人家的古民居也有看头。在“水泄不通,人声鼎沸,骡马嘶鸣,二三里外可闻”的明末清初,上里古镇曾有五大家族各霸一方,分别是“杨家顶子(官宦世家)、韩家银子(经商钱多)、陈家谷子(粮田众多)、许家女子(靓丽娴淑)、张家碇子(习武设镖)”,因此上里也叫“五家口”,上里文化的核心内容亦即五家文化。

位于磐龙桥对面的韩家大院,古朴而精湛,保存最为完好。大院建于清道光4年(1824年),韩氏祖先曾是清代带刀护卫,故也称卫守府,大院并不同于普通的川西南建筑,而是仿北京官府宅邸建的三台三院,由七个四合院组成,称“七星抱月”。以石墩为柱基,石板铺地,镶有地角坊,起着抗震和防潮的作用。

韩姓还有一个皇帝赐予的“双节孝”石牌坊,四柱三间,重檐五脊,刻有戏曲故事20余组,人物100多个,不仅是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见证,也是石雕艺术之精品。只是孤零零地竖立于古道旷野之间,总有一种苍凉之叹,令人心寒。

倒是有汉族“第一家”之称的“九世同居坊”,让人感到家和万事兴的和睦之气。这是陈家的荣誉了,九世同堂的事迹传到京城,清嘉庆皇帝下诏给予褒奖,每年由地方政府拨2000担谷子给陈家,如此荣耀,实是艳羡。其他三家也有故事,著名的二仙桥就是杨家捐资修建的。在此便不一一列举了。

古街石刻底蕴深

古镇街道也有特色,纵横的街道全为石板铺筑,错落成“井”字形,寓意是“井中有水,水火不容”,正好护佑了木质楼房的安全。人们就在自家的小楼里安居,每日里在古街上买菜,喝茶,说说镇上的趣事轶闻,或者到古戏台下,瞧一出精彩的折子戏,也是人生之乐。

镇上多石刻,且石刻有着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是当年红军留下的宣传标语,昭示后人不忘前辈创造新生活的艰辛,倍加珍惜当下的幸福与美好。

1936年,徐向前指挥的红四方面军驻扎上里,在艰苦卓绝的战斗同时,红军在上里古镇留下了70多条标语,用来宣传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也正是怀着这样崇高的理想信念,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为了不忘红军留下的光辉足迹,防止国民党的铲除,当地群众用泥土和石灰将这些标语保护起来,直到解放后才将覆盖物去掉,标语又恢复原貌,如今已经形成“红军石刻一条街”。

古镇有山有水,有楼有街,有坊有塔,有石刻有戏台,蕴藉古朴,内涵深厚,哪怕静静地坐在桥栏上,看天上的流云,看桥下的鹅鸭,看桥边有人垂钓,或听远处木楼上传来悠扬婉转的长笛……满是惬意与柔情。也因为此,上里古镇一直是美术写生的好地方,是影视作品的外景地。

□朱秀坤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